美文网首页
宫斗剧中的金融逻辑

宫斗剧中的金融逻辑

作者: 盛夏清菡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9:44 被阅读17次

        宫斗剧一直是比较的热的电视剧题材,最近正在热播的《如懿传》更是拍了长长的80集。无论是前两年的《甄嬛传》还是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如懿传》无一都引发了观众的追捧。有人说宫斗剧实在太无聊,不就是一群女人围绕着一个人---皇帝,为了获得皇帝宠爱而斗来斗去,互相倾轧嘛,有什么好看的。可如果您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却能反映出独特的金融话题。

一、养子方能获得更多生存空间

        两千五丰多年前,孔子身处春秋与战国时期,看到社会关系混乱,社会不稳定,于是,孔子提出了“正名”、“仁”这两个核心概念。每个人都明确地有自己的特定名分,并履行和自己名分相对应的职责。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没有金融工具的传统社会中,妇女要想规避风险,安身立命,只能靠“血缘”体系,依赖”养子“来”防老“这个跨期交易了。后宫的那群女人,围绕着一个男人,每天想着如何获得皇帝的宠幸,如何生下皇子,如何为自己的皇子谋权,无非都是为了自己未来能更好地活着。剧中出现的一个个家族、宗族势力,无不是一个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

二、通过姻亲关系进行权利制衡

        历代皇帝都拥有众多后妃。为什么皇帝要娶这么多妃嫔?一方面,皇帝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另一方面也为了繁衍子嗣,挑出更合适的继承者。同时,皇帝为了获得更多的、更稳定的支持,联姻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历朝历代,都有依靠联姻获得政治联盟、平定战乱的案例。所以,皇帝的后宫,很多得宠的妃子都是来自于背景深厚的大家族或举足轻重的其他民族。这也反映出女子在没有金融的传统社会里,其实就是一种有关契约关系的跨期交易工具。

三、主儿们的得力助手---忠仆

        每个女主的身边都有一两个忠仆和几个心腹之臣,诸如甄嬛身边的槿夕、如懿身边的容佩,甚至连炩妃都有两个忠实的宫女和太监在帮她。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他(她)们为谁而忠。我们应该看到,在传统社会里,主子和仆人之间互相依靠,互相利用,无非是想更好的生存下去,从而成了一种类契约关系,而这些关系其实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另一种跨期交换体系。

          以上三点是我看宫斗剧时的体会,在没有金融的传统社会,人们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安身立命,只有依靠家族、宗族的庇护。“血亲至上”、“养儿防老”的体系,更是把女子、无势力的群体作为财富的载体,社会地位的低下,迫使他们只有服从社会。宫斗剧看得热闹,但更多地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更看到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宫斗剧中的金融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n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