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成为现代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运行基础和底层逻辑。
所谓“经济人建设”,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利己的判断基准决定每个人的行为。
亚当斯密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自私的德性》中对“自私”的定义是,自私的根源是人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行动的权利和需要。道德的目的是阐明适合于人类的价值和利益;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
每个人都要生存,都要养家糊口,这点不难理解。

完全的利己无法适用于人类社会,所以在主观利己的逻辑前提下,客观上达成利他的效应。
从企业角度,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从个人角度,个人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利益争夺带来了企业和个人的博弈,对抗和博弈过程产生大量内耗,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降低。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贡献。”所指向的事有利于员工和社会,从本质而言是利他。
从结果看,利他的经营理念,在造福员工和社会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有利于客户、股东和经营者,形成了“利他自利”的良性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