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

作者: 教育的智慧是唤醒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0:40 被阅读0次

解释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自他二利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出处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大意是说:(一)修行布施,能得到善名福报,是自利;能使众生心得到满足,教化他调伏吝啬自私的习气,是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过失,常处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严于律己,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生活安定而不受到惩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身心安乐,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与出世间的上妙善法、克服烦恼的方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侵扰而心常喜悦,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恩威并重,教化众生,调伏其恶行,引起向善,此为利他。

善的心行是从“我”出发的,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自利自度;善的心行是从“他”出发的,是为了他人的解脱与身心轻安的,是利他度他。

《佛光大典》:“【自利利他】……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

我们的修养应该是融利己于利他之中的,称为自利利他、自度度他。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度之行解释了自利、他利的意义:“(一)修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其悭吝,此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之境,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相关文章

  • 自利利他

    现在都注重打造个人品牌,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朋友圈。 看着不同的人,打造个人品牌的行为却是千差万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

  • 自利利他

    如果不幇阿拉丁拍打,我還不知道自己的腰有很多問題,也許是沒有好好感受腰的訴求吧!左邊的腰眼是挺疼的,腰其實是沒...

  • 自利利他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圆满》—【自利利他】 当你谈论是非时,便是是非之人;当你传是非时,便在挑拨离间!“流言止于...

  • 【自利利他】

    师父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生死大事了 发愿度群亲

  • 自利利他

    解释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自他二利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

  • 利他自利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成为现代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运行基础和底层逻辑。 所谓“经济人建设”,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

  • 自利利他

    汐暮:“老师,怎么理解利他?很多人都在说利他,到底什么是利他?” 师:“您怎么理解利他呢?” 汐暮:“我没有概念,...

  • 利他=自利

    我的二个要好的朋友及其中一位的先生每天坚持跑步二个小时,小风小雨无阻,坚持了五年。近二年,她俩到处寻马拉松跑去摇号...

  • 自利利他

    7/8~《道德经》 修道最重要的,就是破除执著,达到无我。有我就有私,有私就有局限;无我就无私,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舞...

  • 《社群的窘境》之利他

    事业必须是"自利利他"的关系。"自利"就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利他"则是为他人的利益。"自利利他"就是指我们在自己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利利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mm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