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培养孩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即如何建立知识的迁移和链接?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知识链接——逻辑思维
原理:逻辑是什么? 所谓逻辑点点之间建立关联,由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两个点就能联成一条线。 多连几条,一个点能够连到另一个点,相互之间编织成一张网络,结构化思维。而相互直接交叉的点,都是我们之前讲的知识。
人思维演进过程:散点知识——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 一件事情/一个知识点怎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呢?
必须明白其中的逻辑是什么,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明白了之后,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学习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培养过程? 涉及到“温故而知新”的运用?
知识之间怎样产生关联,学习是一个累进的过程。
举例如下:关于秋天相关文章的学习 如何在累进式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链接,并且来达到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的?
1、一年级:关于秋天的课文: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很容易去观察到,去理解。 低年级文章主要侧重于周围秋天的景色描写,并未体现感情和中心思想。四年级以上语文学习,更侧重于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中心思想。
2、三年级:补充背诵过刘禹锡的诗:《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秋天悲凉,刘禹锡为什么说不悲秋,诗歌写作的背景是什么?
3、六年级:《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表达,怎么去理解这种感情呀? 如果不能和以前的知识链接,如果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没有补充过刘禹锡的《秋词》 (联想:必须通过阅读和听节目进行补充,增加自己脑子里的素材,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拓宽自己只是边界,没有足够的知识点,是不能产生有效的知识链接的)。
那么就很难理解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理解的东西,只能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能灵活运用的,这是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4、初二:要求以秋天为背景写一篇文章(散文/议论文) 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运用,也是中考和高考作文的要求 如果有之前知识点的积累,又能在平时有意识的进行了知识的链接和融会贯通。 那么写作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也是没有难度的。反之,难度很大。
大脑如何运作?
1)素材库调取知识点:秋天的课文如何描写秋天的,秋天有哪些景色,秋天的丰收、悲秋线路,刘禹锡反其道而行之,郁达夫眼中北平的秋天、丰子恺南方的秋天等等。 能够立刻调取自己素材库中有效的信息,是因为自己平日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很好的知识梳理和链接。
这就是说,日常学习思路,应该是有一个知识链接的梳理过程的。 比如,你学到秋天的时候,就应该找到秋天有关的其他文章进行知识库的填充,拓展对于秋天不同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再问问自己,你对于秋天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形成自己的观点。 (不能被课本局限,要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了解课本里提到的,或者课本里提到没有展开的,都有必要去了解,参加活动,读书都非常重要。写作随便引经据典,信手捏来。自己积累的知识点,与所要写的议题,发生化学反应,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一下子就写出来了。) 这就是深阅读,深阅读就是形成自己的脑回路,建立链接,产生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2)延伸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文章中心思想。 我不悲秋?我为什么不悲秋? 找到原因,引发积极向上的观点,即文章中心思想。 秋天孕育希望,找到其中的关联点,又是一层逻辑。如落叶落下来化作养料,落叶归根,化作春泥环护花。(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
二、引申总结学习过程
完整学习过程:
学前(预习,总结出问题) 学中(讲解、练习、反馈) 学后(复习,关键还是一个练习的过程) 学前工作做好,听课效率才能提高。
从复习讲起,学习实际上是从复习开始的(温故而知新)。知识之间有关联,学习是一个累进的过程。在之前的基础上去学,更容易建立关联。 复习整理好以前的东西,再跟上或补充好新的知识。 梳理,画出以后的知识版图(把孩子学过的知识点帮助梳理一遍,通过复习了解到自己知识版图中需要补充的方面,我如何去学新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新学的东西加到那个位置,并与旧知识建立关联)
三、学习:走迷宫/拼图
1、走迷宫
1)一种你自己现场走
2)另一种画一张纸上的迷宫让你来画。 现场走更难,问题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宏观的视角,我手中有迷宫的全局(相当于地图),我可以在里面定位,现在在哪里,我要走到哪里? 迷宫是探索未知,学习也是探索未知。 学习这个过程,也需要有一个框架,有一个宏观的思路。 如果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在,比如物理学习,明白物理为什么要学?未来哪些地方有用?整个框架又是什么样的? 孩子教一个新知识,给到一个宏观的视野(相当于地图)。
宏观的概念,知道在哪里,知道怎么去读书,知道怎么去做。孩子自己在学习中有一个方向感。 怎样能描绘出一个整体的地图,然后一步步去走迷宫。
我们要给孩子讲解,给到的语文学习的地图是什么呢? 数学学习的地图是什么呢? 英语学习的地图是什么呢? 我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每天所作的事情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要到达什么样的地方去呢?我们要达到的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学习的总体框架版图是怎样的呢?
举例:怎么去做学前预习? 学前:宏观视野,地图,通过预习找到方位感。 预习的课文或者知识点,和以前课文或知识点有什么关系? 所有能引发你思考的点都圈出来,如《故都的秋》圈出悲秋、大雁,景色,和以前的知识体系是关联的,找出关联。
1)把整篇文章读下来,读下来,找到方位感。 基础:字词、句式(比如通感),不了解的要体会了解一下,有疑问保留,带问题去上课。
2)并且自己建立起思考和理解。 自己的思考就是有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你产生了什么样理解,有自己的特色。 你学的知识跟以前有关联,老知识没有的读不懂,老知识有多少能读懂多少。 理解清、静、悲凉就是要学习目标。看教辅没有用,这些都是靠自己去体会的。
预习就是做这件事,预习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疑问。把疑问带到课堂上去,带到跟老师讨论上。 知识面窄,需要帮助指导,讲一讲文章相关的背景,查一查资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学会提问,能提出问题,学习的方向就是对的。掌握了主动,因为跟脑子里储备的知识点有关联,才能提出好问题。 一言堂是不对的,好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学生讨论,老师引导,与老师互动的,激发新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是老知识库里有这个东西,有这个链接。学校老师是很难做到的,关键是家庭自己的积累。
举例:预习复习中的真空地带? 比如学校课文《后羿射日》,怎么去理解?学了这个以后,跟以后要学的其他寓言故事结合,链接。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人在自然中的奋斗不息,不认输,不服输的精神。 链接联想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海明威《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摧毁,但不可以被打败 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 以上就是融会贯通,也就是中高考的作文要求,开阔的、发散式的思维能力。小故事大道理。
2、拼图 学习的过程是拼图,把一块一块很碎小的东西,碎片化的东西,怎么拼成整张拼图。 只有关联起来才能变成一张拼图。否则就是碎片。 围绕语文,构建一整套知识版图。
四、深阅读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核心能力,本质是思考,动脑子。 思考是怎么发生的,思考有所依凭,思考从问题而来。没有问题去想什么,没有问题的人生,有什么好想的。什么时候有自我意识,才有思考。学会提问是思考的第一步,有提问才有思考。深阅读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学会提问。 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能力,就是要一直受制于有思考能力的人,一直只能做一颗安分的螺丝钉。 考试做题的最高境界,能自己出题,能自己出题,就是思考的结果。
比如:读完一篇文章,能找出文章特别的地方。结构,情节,表达方式,某些词汇用得好。发生特别好的地方,能体会作者的一份苦心,能感受到,就具有了出题的能力。 如阅读理解中这个词特别好,能换成别的词吗?这个词本身什么意思,文中什么意思。 深入思考能力,习惯的孩子,平时阅读的时候就是这样思考的。(读书笔记:做批注,做圈划)这样的话,一篇文章最核心的,深入理解的部分就有所领悟了。
五、有思考能力,也能理解。那又怎么转化成文字表达呢?
1)刷题训练,并且进行讲题训练(阅读训练题)
2)表达实践训练:能写的东西去多写,就是实践训练(如造句,写请假条、日记、随笔等等) 能写的是什么呢?每天写日记来不及,每周写随笔。 原理是把写作这件事情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随笔跟同学吵架,被老师冤枉,今天看蚂蚁,被爸爸打了,被老师表扬了。最好又能把这些具体的事情,联系到自己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电影中的一些情况,产生一种高级的迁移能力)
3)练习概况能力,概况一层层联系。
优秀作文,读完之后,反过来帮他列出提纲 六、形成思考,必须培养问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多想,建立关联,有意识引导孩子提问题,一开始孩子还不会,家长多提问题一起讨论,养成一个习惯。遇到事情,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呢?让孩子也形成问问题的习惯。 问什么问题?
1)问原因;
2)问关系,关联(先后);
3)开放式的问题,由这个你还想到什么呢?拓宽孩子的思维,提示孩子去思考。 阅读文章人家的逻辑顺,日常训练不够,只能从A联系到B,联系不到C到D。你有这个能想到什么,当有一天他从A能想到BCDEFG,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力就加强了。写作的时候,翻出不我的手掌心,能从A想到XYZ了。
提问的能力,也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就是凡事都要问为什么?我自己要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不知道?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追根溯源问到底的精神。 你去上课,你去开会,你有没有带着问题去,没有问题就是没有效果。 带着问题做事,效率会比较高。预习就是要问出问题。
浅阅读带五官去上课读书,没有思考,没有收获。 深阅读带着五官,带着脑子去,效果是一日千里的。 预习提升对自己要学习的新东西有所了解,方便建立一个链接,建立关联,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