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关键对话》。这本书对关键对话的定义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一种讨论,这种讨论具备三个特点:1)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差距;2)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3)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从以上定义就可以看出,关键对话不是朋友间聚会时的闲谈,也不会在夫妻关系和谐时出现。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把自己至于“关键对话”的情境中?
作者认为是一方让另一方缺失了安全感。用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谈话的方式和气氛,比谈话的内容更重要。就好比同样一句话,如果是好友说的,我们很容易接受;但换一个关系不好的人来说,我们就无法接受了。正是因为这两个人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是不同的。
是否需要使用“关键对话”的技巧,需要自己在谈话中保持细致的观察,察觉谈话的氛围是否安全。通常来说,当人们安全感缺失,谈话往往会向以下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沉默,分为三种形式:掩饰、逃避和退缩。
- 掩饰是轻描淡写的或者有选择性的表达观点。
- 逃避是完全避开敏感的话题,避重就轻,不涉及真正重要的问题。
- 退缩是彻底退出谈话,不说话或者离开房间。
二是言语暴力,也分为三种主要的形式:控制、贴标签和攻击。
- 控制是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要么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么是一言堂,不许出现不同的声音。
- 贴标签是把某些人或某些观点加上标签,视之具有某种特征(通常是不好的)的一类人或物。
- 攻击就是为对方制造痛苦,贬低或威胁对方。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谈话不仅是“说”,而是始于倾听,其次要“察言观色”。以前总觉得察言观色是个贬义词,有种为了实现目的迎合他人的感觉,但真正会“察言观色”的人,通常都是谈话高手,可以用让人舒服的方式,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