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叛逆的乖乖女也会在青春期时顶着父母的压力初尝恋爱的滋味,在内部的不坚定和外部的狂风暴雨之间,早恋的小船说翻就翻。家长们啊,往往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情——上学时不许恋爱,毕业后立刻结婚。在包邮圈和帝都圈转了7年的我,毕业后只身回到家乡,26岁的年纪自然而然成为了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催婚的对象,相亲这事自然也被提上了日程。大大小小参加了4、5个相亲饭局,现在还是single的事实虽然并没有让我从这场“战役”中获胜,但至少教会了我一些事情。
1. 关于代沟
父母那辈人在谈论婚姻时,讲究门当户对,你家有个房子,我家有个车;你家三个瓜,我家两个枣,再配以“老实、本分”等看起来可靠的修饰词,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以上的相亲者。
在这样的衡量标准下,“帝都名校硕士毕业”、“独生女”、“有房有车”、“政府部门工作”,这些词语似乎就足以在这个市场“脱颖而出”,与之相匹配的,我换来了“男方家有婚房,三室两厅挺大的呢!”、“男方也本本分分的,国企工作和你很配哟!”诸如此类,觉得挺有趣,甚至还有些可笑。
上学时就知道,我喜欢怎样怎样的人,给未来的他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他真正出现时,可能是那个打破所有条条框框的人。
而相亲不同,少了那一层朦胧的“感觉”,而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对面坐着的人就是为了结婚才来和你见面的,这种强迫式的会面,多少会将“爱情”的神秘感打碎。
上学时的爱情讲求“感觉”,可以为了“感觉”付诸一切热情;相亲的爱情讲求“合适”,家里人觉得合适,自己觉得合适,那就是合适了。
我妈也一度因为这个事情与我发生争吵,她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她觉得哪都好的男孩子在我这里就是不合适,究其原因,不过是我们两个的标准有所不同。
在一个还谈“感觉”人的面前,罗列各种客观条件是不现实的、听不进去的。而在一个谈“合适”人的面前,也是不适合谈各种虚无缥缈的观念的。彼此无法谅解,最终,我们只能以一年内不介绍相亲对象给我为结局告终。
所以,在相亲前,记得要和父母谈好,大家都把期望值降到最低,也不要横加干扰,避免半推半就导致BE结局。
2. 关于不合适
之所以说它是小事儿,就是不要太过于看中它。当你把注意力过分放在这上面时,你就会有所期待,期待这个人符合你的所有要求,一旦事与愿违,就像坐等表扬的小学生迎来了一顿痛批。
所以有人说,去相亲也挺好的,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能当恋人可以当朋友嘛!现实是什么样呢?
在我见过的5个男生里,在我委婉的说明我们不合适之后,4名直接把我拉黑,剩下的1名是因为在同一个系统里工作,这个系统的习惯就是“这个人说不定以后会用得到”,大概因此,我还躺在他的通讯录里。
其实也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毕竟不是从朋友开始做起,两个人也都清楚对方的来意,没成功留着也会觉得尴尬,这种尴尬让我们无法退后做朋友所以删除了说不定也是一种解脱。
3. 关于价值观
相亲,就像一场考试,排除掉一切家庭背景、个人素质等初步筛选问题,三观的匹配则是一场约会要做的最难的试题。
两个人,如果想长久的走下去,他们的目光必须要一致。
所以,尝试问一些生活上观念的问题,再根据对方的答案看看自己能够接受他和自己生活方式的差异程度。
如果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那么congratulations!
如果发现差异性大到无法接受,那么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趁早和人家说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 关于约会流程
这个东西,其实还蛮有意思的,是我一个好朋友教给我的。
如果你在约会之前和他的沟通进行的比较顺畅,你对这个人比较有兴趣,那么可以把时间定在午饭或晚饭时间,觉得有必要继续了解就可以看看电影逛逛街。如果没必要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如果先前的沟通让你觉得你们不合适,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驳了介绍人的面子,那就把时间约在下午茶时分,地点定在咖啡店、奶茶店,一杯咖啡的时间也足够你了解这个人是否值得继续深交啦!
我是希望所有的女孩子都能遇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爱着你、宠着你,带你一起大跨步的向着未来飞奔的。
但如果没遇到,我也愿你不要有任何负担,过着只需要迎合自己的生活,开心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