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警王的故事,从一件案子说起
2018年8月18日
这是我记录在文档里的一篇日记,如今偶然翻到的我越发难以置信,如此详细的长篇故事仅仅是在梦中看到的。
如日常一样,男主正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学习英语,突然看到门口有个小孩打开一条门缝朝班里偷看,同时手里好似拿着什么东西,那是要扔进来的预示动作。
男主意识到了什么不对,赶紧让老师阻止那个男孩,老师却不以为然,男孩看到男主向他发出警惕,扭头跑了,男主独自一人起身追了出去。
男孩自然跑不过男主,仅在二楼就被抓到了。男主打开男孩紧紧攥着的手,手里竟然是一颗炸弹!万幸没有引爆。
突然,有一个可疑的身影从二楼的窗户跳了下去,男主直觉告诉自己,那个身影很可能是主使者,于是把男孩交给了恰巧路过的老师,简单说明了情况之后,立马也从窗户跳出去追人。
可惜的是,那个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男主动态视力看到那是一个披着黑色破烂斗篷的男性,身高大概170左右。
这个人到底什么来历?炸弹是哪来的?为什么会让一个小男孩来学校扔炸弹?
一大波谜团让已经离开警队两年的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查下去,解开真相,抓到嫌疑人,是他此刻的唯一目标。
画面一转。
小男孩原来是个附近的小乞丐,被男主送到警局审问了半天,并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年龄过小的男孩天真地以为手里的炸弹只是个玩具,有个陌生人要他交给这所学校的一个学生,至于是哪个学生,他也不知道,陌生人告诉他,扔到教室里就可以了。
这很显然,是一场谋杀案。
如果真如了他所愿,后果不堪设想,教室里坐着的五十号学生,至少伤亡大半。
警察调查了学校以及学校附近的监控,画面上,嫌疑人出了学校后,就不知所踪了。
附近的监控只有学校东边的菜市场,南边的居民区,和北边隔着的一条大街,这些地方的监控里竟然都没有看到嫌疑人的身影,唯一的去向,只可能是学校西边的贫民窟和垃圾场。
那么,嫌疑人自然会去西边的贫民窟和垃圾场了?
不,恰恰相反,贫民窟反而是他最不想去的地方,因为那里向西几百米处是一群大佬退休的生活区,智商再高明,嫌疑人也不可能招惹那群曾经在警匪界叱咤风云的大佬们——警察们是这么想的。
离案发当天已经过去了两天,线索断了,于是警察不得不去调查了贫民窟和垃圾场(因为历史原因,那里是现在的警察们最不想去的地方),结果仍然是什么也没查出来。
听说这里马上要拆了,少说也住着一百来号人,大部分人都是乞丐,靠抱团取暖混日子,当然,少不了还有一些惯犯,虽说是惯犯,在这里其实温顺的很。
其实,这里以前还是一片小繁荣的商业区,以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为主,自然少不了一些情色交易,声色犬马,但就在两年前,警察突击这里,搜查出了大量的毒品,成为全国的焦点新闻。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这里就成了警察的重点关照处,每隔几周,警察就会进行突击搜查。
但去年开始,这里突然平静了许多,好多商家和住户都搬走了,只剩下了穷人和乞丐,之后又有一部分人搬走了,去了别处讨生活。
几个月前,政府终于颁布通告,要拆了这片地方。
这件案子引起了市局的高度重视,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的热点报道,这所学校也因此放假一个礼拜,等待通知。
男主毕竟不是警察了,不能跟着警察调查案子,在仔细看了监控,也调查了学校附近的垃圾桶后,排除了嫌疑人换装或翻墙,只可能冒险来到西边的贫民区。
于是,男主决定孤身一人,来贫民区独自调查,顺便拜访一下两年没见的“老朋友们”。
穿过贫民区,走过崎岖不平的林路,来到这片颇有雅居趣味儿的老房子,走下石梯,首先看到了坐在小板凳上摇着竹扇子,悠闲悠闲的小老头。
之所以称他为“小老头”,其年纪大不过45岁,但早已光了头,只剩两边几根白毛。
俩人笑了笑,简单寒暄。
走进去,坐门口听着收音机的是一位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见到男主来了,关掉了播放着都市早间新闻的收音机。
“来了?”
“恩,来看看你们。”
“进来坐吧。”
中年人一边招呼着男主,一边提着一壶刚烧开的水,这位中年人不喜欢喝茶,不喜欢喝酒,只喜欢喝白开水,而且,冷水、凉水从来不喝。以至于以前外出办案的时候,为了伺候他局里还安排了一位实习警员,专门为他跑动跑西弄开水。
“我猜你是为了最近发生的案子,否则你也不会来看我们吧?”
“即使没发生这件事,我也会抽空来看你们的。”
“哼,如果不是为了她,你也不会去一所中学学英语去,让不知道你情况的人听了会笑死,堂堂一个神探,居然腆着脸皮去人家中学当学生,轰都轰不走。”
“我喜欢英语。”
“你中学那时候,英语全班第一吧?”
“她也是。”
屋里短暂的沉寂。
又进来两个人,一个脸上有吓人的刀疤,一个瘸着腿,右手也不健全。
“你可算来了,中年人每天和我们唠叨你,这不,盼星星盼月亮,今天算是盼来了。”
“咱们可以小聚一下了。”瘸子和刀疤男坐在陈旧的沙发上,喝着中年人烧的开水,每天见中年人品开水,像是喝出醇香陈酒的味儿来,看着也馋,所以这俩人也被染上了这怪癖。
只有坐在院里的孤僻小老头没有,相反,他只喜欢喝冷水。
为此,小院分成了两派,热水派和冷水派。
显然,一边到的优势,所以,小老头每天自个儿坐院里闷乐。
反正男主是搞不懂他们这帮人的乐趣儿。
“恩,叙旧稍后说。”男主捧着一杯水,沉思片刻后说:“中年人,你怎么看?”
“按你想的去做吧,任何人都逃不过你的那双眼睛的。”中年人抿了一口水,靠在沙发上说道,“其实,你也怀疑那人藏在贫民窟吧。”
“恩,我想去那里看看,几年前她也是在那里……”
“唉,过了这么久,终究还是要还回来啊。”中年人的一句感叹,让其他两个人也都沉默了。“去吧,这里有我们,天塌不下来。”
“保重。”男主说完直接去往贫民区了。
“唉,江宁的天又要变了。”门外的小老头倚在门口,看着渐渐远去的男主,不禁一阵惆怅。
“几年前……”刀疤男刚要说什么,被中年男阻止了,“过去的事儿,不要提了。他会走出来的,会走出来的……他比我们强多了。”
“老子的烟呢?”
“腿都瘸了还抽烟?”
“你咋不喝开水呛死?”
“抽烟才能呛死!”
……
男主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街上,两边都是破烂的平房,大白天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坐在门前洗着衣服,黑乎乎的脏水顺着地缝流到街上,与土马路混为一体。
整个贫民区加上附近的小树林占地将近60亩,这么大的地方如何去找一个人呢?
正琢磨着要不要去原来的地方看一看,男主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年轻的乞丐,虽然浑身脏兮兮的,但能看出,他很年轻。这个地方很长时间没有小年轻乞丐了啊!穷人的孩子只会抱团玩耍。
这个小乞丐倚靠电线杆坐着,伸出一条腿,懒散地晒着太阳,前面的碗里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个硬币,这里,可是几乎没有人会给你投币的,况且,几个硬币,连两个馒头都买不了。
乞丐似乎感受到了男主的目光,抬起头对上了男主的视线,眼神充满疑惑。
“这个小家伙虽然脸脏,但看得出来长的很清秀啊,和我年轻的时候有的一比!”
从他身上没有找出多余的信息,但男主已经记住了他的样子。
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路上见到一个特别的人,都会从头到脚记住他的特征,这个习惯可以很好的锻炼你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转过拐角,一家破烂的小卖部还开着,记得以前,这里的人们养活了这家小卖部,而现在,它养活着这里的人们。
店里的老太太还像以前一样精神矍铄,这片儿区,也只有这位老人这么精神了。
男主来这里买了一瓶水,一包烟。
一般来说,警察肯定要问小卖部的老人。因为她每天见到的人起码有几十到一百人,是一个活的情报来源。
但是男主知道,这位老太太从来不和人搭话,哪怕是街坊邻居,也不会多说一个字,是一个怪人。
不过,这里的每个人,哪个又不是怪人呢?
继续往前走,记忆里前面三百米处有一家酒吧,她第一次出事就在那里。
男主放缓了步伐。
那家酒吧男主去过了无数次。
当时,男主从外省办案回来,接手调查她的案子时,只知道她被人蛊惑强迫吸了毒,自那以后她消失了一段时间,再见到她时,已经是在医院的停尸间了,当掀开白被单时,那张漂亮迷人的脸白得像一张纸。
男主在那里不吃不喝呆了足足三天。
警察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她自己躲在房间里戒毒无果,实在无法忍受,不堪痛苦跳楼自杀了。
当所有的事实摆在面前,男主仍无法相信她会自杀,于是,当天他就从警局辞了职。
从那以后,江宁市警局失去了一位最优秀的警察。
遗憾,梦到这里就结束了,我很想知道后续如何,奢求能再一次梦到,然而,四年过去了,再也没有续梦,如今偶然翻到,重新唤醒了我的记忆,看着日记,仿佛梦中主角的故事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或许,它将来会以小说的形式重新出现,填补我的遗憾,也或许,它以开放式故事的形式就此结束,不再有结局了。
预告:
平凡的贫民区藏着怎样不平凡的往事?退休的大佬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嫌疑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他的目的是什么?学校又藏着什么秘密?
男主爱人的死去,背后又有什么隐情?他的爱人有没有留下未发现的线索?
他们曾经矢志不渝的爱情又是怎样一番动人的故事呢?
看男主如何继续调查下去,重拾“警王”身份,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敬请期待小说之《都市警王》。
(啊哈,开个玩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