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交互设计方法
微信的周边陌生人交友改造

微信的周边陌生人交友改造

作者: 金楚楚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6:05 被阅读16次

作者:金楚楚,  班级:工设1602,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人们的交友问题,也是针对微信的周边陌生人交友的体验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以本人为核心的一群人。

一、选题介绍和基本分析

不管是“附近的人”还是“摇一摇”的功能,不难发现微信在功能上存在陌生人交友的开口,然而由于并没有真正满足陌生人交友在真实情景下的需求,导致“探探”,“soul”等陌生人交友App在这样的缺口下兴起。

即便如此,微信作为常用通讯App,不可否认其拥有庞大流量,甚至其他交友App上认识的好友仍习惯在微信上保持联系,因而改造微信周边陌生人交友,优化用户体验值得思考。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情境?

陌生人交友是生活中较常发生的情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选择主动搭讪,结识好友一定有相应的情景让双方能自然交流,增进了解。

1.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得不打交道认识的好友;2.参加朋友聚会,认识朋友的朋友;3.一起参加诸如志愿者等群体性活动,在活动圈内交流熟悉;4.在网络上通过游戏音乐等分享性行为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深入交流。

本质上,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的交友活动,首先最期望获得的是亲和、归属体验,然后还有兴趣、好奇体验。

亲和、归属体验:交友的目的是找到可以互相陪伴的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得到对自我的身份认知和归属感。

兴趣、好奇体验:交友大多由兴趣和好奇牵线,拥有相同兴趣的人总是能有更多话题也更容易亲近。

重新定义:交友App

交友App有可能是我的话题交流圈,或者人脉拓展圈,或者娱乐找伴所,或者都是。

话题交流圈:分享、讨论话题可以满足人们的兴趣、好奇体验,同时话题的交流能让人迅速找到归属感。

人脉拓展圈:朋友聚会场合下利用附近的人,在一级好友下拓展二级好友,这样的交友方式简单而不突兀,在共同好友的基础上,人脉层级上认识的好友也更容易拥有共同话题,容易形成归属感。

娱乐找伴所:空闲的时候通过附近的人约一波娱乐活动,不管是线上小游戏还是线下喝咖啡,活动上的共情比单纯语言交流更能让人找到归属感也更能产生新奇感。

二、发现问题:调查现有解决方案的情感体验问题

1. 现有App方案的活动情境。

从现在微信的交友板块来看,主要的活动情境有:

消遣情境: 空闲时间无事可做,摇一摇,搜一搜附近的人,翻翻别人的朋友圈消磨时间。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好奇体验有,归属、成就、审美体验无。

社交情境: 得知一个相对陌生但是想结识的人,直接取得社交联系方式,添加好友。发生频率高,不重要。情感体验:成就体验有,好奇、亲和体验无。

分享情景: 发生了一件特别想向别人分享的事情,找人聊天或者编辑朋友圈发布,希望得到情感共鸣和反馈。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 成就、归属、审美体验有,好奇体验无

讨论情景: 想要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兴趣相关话题的文章和微信群,认识相同兴趣的人进行话题的交流。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 归属体验有,审美体验无。

求助情境: 遇上需要其他人帮忙的事情比如朋友圈集赞,联系好友帮忙。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 归属体验有,审美、好奇体验无

2. 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按照情感体验分类,逐一核对现有App的情感体验,从发生频率、情感的积极消极、唤醒水平高低等方面,发现情感体验不足之处。

兴趣体验:发生频率不高

微信提供了朋友圈、公众号等方式分享兴趣,进行和别人的点赞留言互动,但是没有真正的兴趣圈,需要用户自己寻找和关注。

好奇体验:发生频率不高

微信上的好奇体验仅发生在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和已加好友发送的朋友圈,摇一摇和附近的人虽然能帮助找到其他用户,但对其他人能了解的东西很少,只是冰冷的账户信息,难以激发好奇体验。

成就体验: 发生频率低

归属体验: 发生频率高

微信逐渐取代了通讯录的功能,收录了我们所有的好友信息,在微信上能直观看到自己交际圈。

生存体验:发生频率高

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每个人都需要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微信实际已经渗透我们的生活。

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发生频率低。

依恋体验: 发生频率高

微信可以说是生活交际的必备品,很多人离不开手机也是离不开微信,需要时刻和别人保持联系。

影响力体验:发生频率低。

审美体验:发生频率不高。

微信中的审美体验无非是看到高质量的推送文章或者朋友圈,但这仅取决于个人关注的公众号和好友,微信本身并不提供引导。

道德体验(赞赏、荣誉、幸福):发生频率不高。

理智体验:发生频率不高。

3. 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兴趣体验:有关兴趣的话题能让陌生人迅速产生交流,兴趣话题能自然地成为陌生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人们对兴趣的关注是很好的交友催化剂。

社交体验:相同圈子的人有更大几率能互相认识并且合得来,通过好友推荐的方式使人们的社交圈半径增大而不是圈画新的圈子能给人很好的社交体验。

归属体验:交友大多是需要陪伴,游戏组队友,吃饭攒聚餐,群体活动本身能让人们互相陪伴,此外在活动中发生的互动能帮助更好地熟悉彼此,增加深入了解成为朋友的可能性。

三、寻找思路:发掘有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情境

围绕情感体验目标:兴趣体验、社交体验、归属体验,分别列举人们常见的活动情境,描述行为细节,包括爱好的、习惯的行为。然后,分析哪些具体情境提升了体验,哪些不利于体验。最后,提出值得借鉴的创新思路。

兴趣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我想分享自己的爱好。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兴趣爱好,但已有的好友未必有和自己想同的爱好,那我在分享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法产生共鸣,这时候就会网上寻找专门的兴趣交流圈子,在特定的圈子里分享自己。

分析:找到兴趣圈子是关键。人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目前微信上只能通过相关公众号或者自己寻找微信群来获取信息,我们需要更好的话题站点。

思路:系统建立基础话题圈子或者用户自己组建公共的兴趣话题讨论圈,在圈子内每个人分享自己共同的兴趣,用户可以互相留言回复,像知乎内就一个话题盖帖交流。

2.常见生活情景:我想交流自己的兴趣。

分享兴趣只是在兴趣圈里占个小旗子写上到此一游,需要等待其他人在线才能进行交流。而人们更多时候是想进行实时的互动。

分析:在线聚集用户是关键。就像聊天一定要双方在线,想要对某个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一定要实时互动,因此需要集合同时在线的用户进入更小的交流圈而不是在话题的大海里每个人没有目的地漂游。

思路: 在同个话题内通过浏览痕迹信息集结一定数量用户组成临时讨论圈。比如说5个人在5分钟内在同一话题圈内发表了自己的留言或点赞了别人的文章,这5个人将进入临时的讨论小组,在线对这个话题以及自己的留言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自主添加好友或者若有两人频繁出现在同一讨论小组,微信系统将自动提示添加好友。讨论一直到无人说话自动解散,讨论过程可选择公开形成话题里的一条帖子。

3.常见生活情境:我想发展自己的兴趣。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很大的好奇心,对兴趣有探索欲,想要学习掌握更多与兴趣相关的知识。

分析:圈子的内容很重要。生活中不缺交流的圈子,但缺少让人获得的圈子,在兴趣圈子里我们更希望看到对自己学习这份兴趣有帮助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消磨时间的闲聊。

思路:建立可靠的兴趣圈子。通过身份认证等方式提高圈子的质量。

社交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参加好友聚会。

在聚会上通常会认识好友的其他朋友,虽然有共同好友,可没有可以聊天的话题仍然不敢上前交谈。

分析: 找到共同的话题是关键。在有共同好友的基础上,人们会对彼此有相较于陌生人更多的亲近感,但交友最重要的是交流的过程,有可以产生互动的话题才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熟悉。

思路:根据共同社交圈推荐聊天话题,促进两人的互动交流。

2.常见生活情境:好友介绍朋友认识。

当我想认识的人和我的朋友认识,会自然地去找朋友牵线,介绍认识。或者我的朋友觉得我和谁可以互相认识,会主动推荐好友,进行双方的介绍。

分析: 好友的引荐是关键。生活中如果有经常举办活动的好友,会通过他认识其他更多的人。

思路: 用户可以自主开展聚会类游戏,邀请信息发出后只能被一级好友转发,确保到场的人都有熟悉的朋友,不会尴尬。

归属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想要倾诉自己。

孤独的时候一时找不到人倾诉,此时陌生人的安慰陪伴会让人觉得温暖,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归属感。

分析: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的时刻,有些人更期待陪伴而并不是享受孤独,有时候陌生人的回应比朋友更能让人感到温暖。

思路:提供陌生人聊天匹配,寻找周边同样需要陪伴,需要倾诉的陌生人。

2.常见生活情境:需要人的陪伴。

不想一个人玩游戏,不想一个人吃饭,不想一个人喝咖啡,想放松自己的时刻希望有其他人陪着,是寻找归属感也是安全感。

分析: 迅速找到伴侣是关键。每个人都会有想要放松自己,进行娱乐活动的时刻。

思路: 像约车一样约陌生人进行社交活动。限制匹配条件,便捷发起约会,轻松解决陪伴问题。

4.总结思路

将围绕兴趣讨论、好友引荐、活动发布为主要情境展开创新。初步规划改变:发现、通讯录两个板块。初步设想如下:

“发现”:看一看(话题圈的站点,在这里发布话题帖子,盖楼留言回复点赞;留下痕迹后一定几率进入讨论圈,参与小话题讨论);搜一搜(搜索话题关键字进入话题讨论;搜索讨论圈序号进入讨论圈,可观看讨论或者进行插话);附近的人(发起聊天匹配进行实时聊天;发起线下活动等待参与者;发起游戏组队)

“通讯录”:潜在好友(经常活跃在同一兴趣圈的好友);发布好友活动消息(活动信息只能由一级好友进行转发)

相关文章

  • 微信周边陌生人交友改造

    作者:金楚楚, 班级:工设1602,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人们的交友问题,也是针对微信的...

  • 微信的周边陌生人交友改造

    作者:金楚楚, 班级:工设1602,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人们的交友问题,也是针对微信的...

  • 微信群聊(为开心快乐群而写)

    微信是朋友们聊天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朋友都懂得如何在微群里和陌生人交友,聊天,增进友谊,成为朋友, 微信群越来越...

  • 这样使用微信,是缺乏对别人的尊重,一种素质低的表现。

    淘宝购物用旺旺、陌生人交友用陌陌、发朋友圈和朋友聊天用微信、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对场景的区分格外细致。 微信沟通在工作...

  • 粉丝要求加微信有骗子吗?

    陌生人加微信好友,多数是骗子,少数是真心诚意地交友的,我前些日子在简书软件上就有很多关注我的人要求加微信,因为我新...

  • 《微信交友》

    以情会友,以诚待友,以实交友。朋友相聚,本于缘,增于份。无远近之分,无贵贱之别。君子相交,清淡如水,馨香若菊,不以...

  • 真心交友

    真心交友加微信18317336729

  • 哥哥们快加

    聊天交友 加微信13460283294

  • 交友啦

    扣扣2777105900 微信18829728457 交友啦~

  • 一份特殊的感动

    以前的交友、聊天软件QQ非常盛行,相信89年左右出生的人都有同感。到近年微信盛行,工作、交友全部都使用微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的周边陌生人交友改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u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