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简书,是刻意也是无意。或许,更该算一种天意。
从小,我就是个不善言辞之人。或许,正因为个性中的这种缺陷,自学习写作文起,便有种较为强烈的文字表达欲。于是,读书的那些年,对文字的喜好,支撑着我其它学科的薄弱。甚至,步入社会后,文字仍是我信念的源泉。
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与文字情深却缘浅。直至遇见简书,才算是开启了我的文字之旅。
还记得,那是2017年1月。那时,上五年级的女儿对作文很是头痛,常常是半天憋不出一百字。而此时的我,工作较为轻松,便决定以身作则。于是,想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写作平台开始练笔。
简书,是一个创作社区,任何用户均可以在其上进行创作。用户在简书上面可以方便的创作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交流。其口号为:“创作你的创作”。
机缘巧合中,我搜索到“简书”,毫不犹豫地下载注册了简书,开始尝试在上面更文并投稿。忘不了第一次投稿通过的心情,看着自己的文字正儿八经被收录到专题里,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文章被报刊刊登般兴奋不已,仿佛自己俨然已成为了一名作家。
此后,一有空准上来简书,要么写文章,要么看简友们的文章。
我自认是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女子,愿能在兼顾工作与家庭的闲暇时光里,用手中这支拙笔,将平淡生活刻画成文。
我没有出色的文采,仅凭着一颗热爱文字的心,用平实无华的字句书写着自己生活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却也结识了一些优秀的文友,我们在这里相互鼓励、一起进步。
驻足简书越久,愈发觉得自己写作水平低下,加上工作原因,2018年起慢慢减少更文。再到2019年底,先生被确诊恶性脑瘤,身心疲惫不堪的我,连发一条说说动态都觉得多余。我戒了对文字的喜好,竭尽全力地希望尽可能延长他的生命,直至最后安静地陪着他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先生离去后,文字仍是我不愿碰触的痛。我知道,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在心底掀起万分思绪。但是,时间让我明白,或许只有文字才能让我慢慢痊愈。
于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于2020年3月,再次回到简书。此时的简书,已有所不同。最大的改革,就是推出了简书贝。虽然我不太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我能肯定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果真,此时的简书已培养出一些优秀写作者,并有大批写作高手入驻。
对于这些,我并不感兴趣。我只是把文字当成了心灵寄托,希望通过文字自愈,于是我开启了日更模式。
随着书写的文字不断增多,我的心境开始逐渐趋于平和,那些刻苦铭心的伤痛,也在文字里慢慢沉淀。
不得不说,简书就是我的树洞,她接纳并吸收了我的那些伤与痛,回馈给我的,是坚强与乐观。
仿佛是弹手一挥间,我来简书已有五年之久,勤勤恳恳在上面更文也有完整的三年。
承认,我的文字仍不成熟,甚至很多时候如幼儿般稚嫩,但并不影响我开心写文。
简书的最初我没能参与,但未来的每个十年,我愿意一直与她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