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先怎样,才能得到我要的愿望;(先决条件)
我的愿望是让儿子主动自发的好好学习。但是我觉得儿子应该把手机放下,才能不影响学习,学习才能专注,少看手机就学习时间多了,没有了手机的杂念,学习就集中精力了。
我必须先得到某个愿望,我才可能幸福和快乐……(附加条件)
儿子少看手机,我才心安,才认为儿子能专注学习。(我给儿子学习好加上的附加条件)
这是人们坑自害己最常见的方式
当你放下放任配套,你就开始自由和幸福
发出愿望时候要注意不要带上条件
你只关注你要什么?你为什么要?其他的宇宙自会搞定,你一旦加上条件,就进行了捆绑,延缓了显化的速度。
放下手机就是放任配套。这就对自己的愿望进行了捆绑。有这样的信念就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习好的愿望。因为我们只能显化我们相信的,所以显化就慢了。
所以当你有一个愿望的时候,你可以觉察一下,你相信他会显化吗?还是有一些附加条件?
如果有一些附加条件,可以有意识的进行消融。
比如:…有没有小伙伴轻松显化的!他可以我也是有可能的…
好像哪个师姐的孩子学习时听歌,照样名列前茅。
还有一个消除阻力的方法…多练习吸引力的十大基本功,小红帽,然后把每一次见证记录下来,看到宇宙情况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从而增加对自己的信心,对宇宙信心,对吸引力法则的信心!
吸引力法则修炼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越简单越放任越好
相信只有不玩游戏才能考上大学。不玩游戏就是考上大学的放任配套。
放任配套就是,相信有了它,我的愿望才可以实现了。
我就是个烂人,我啥也不想改变,我照样要得到一切?
我们会认为烂习惯是阻止我们心想事成的原因!比如,玩游戏,我们就无法考上大学
如果他觉得我就算玩游戏,也可以考上大学。那么她就会实现。
(分析:他只要调和能量与考上大学愿望频率一致,玩不玩游戏就不管了,按照放任定律,他的愿望会实现)
放任配套是先决条件,指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相信这个愿望可以实现。
一旦你认为你必须具备*****条件,你才能实现你的愿望,这些条件就是必须跨过去的门槛,是你给自己设置的,若其中一个不具备,你需要重新跨越,所以,你的愿望很难实现。
我给儿子学习好设置了门槛(放下手机),这是我的烂故事,所以在实现儿子学习好的愿望时,多了一个条件,我必须跨过手机问题,才能实现愿望,愿望的实现又难了一步。
放任你不要的,才能领受你所要的
你是否知道,你看不过眼什么,你就吸引什么,因为当你看不过眼什么,你就会常常聚焦在你看不过眼的这件事情上,你会常常说常常想,甚至常常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对峙加以评判,当你的批判越强就越容易把这件事情吸引到自己身上,谁去注意他?谁去激活他,谁就经验他。
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就越容易吸引了自己不要的经验,如果你越鸡婆,你的磁场越混乱,这件事情你看不过眼,想想,那件事情看不过眼又想一想,一路想下来,吸引定律是使的意念,越想越大,于是创造力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发生在自己的经验里,你如果不放任别人做他自己,你就无法放任你做你自己,你如果不放任别人做他自己做的事,那你就无法放任自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不放任别人身上你不要的,你就无法自由的调整对他的注意,当你无法放任自己将对它的注意力调离,你就会继续与这个人的这个部分达成共振和鸣,你不但会吸引这个人更长这样对你,你也会吸引更多同频同质的事件找上你?
每一个人都创造他自己的实相,所以当你越能够保持纯净的自私,闲事少管,你就越能够自在地创造你要的实相。
你越放任越少对抗,你不要的就越快消散,抗拒的将会对峙,放任的将会消失,你持续聚焦的都会持续扩大,你藐视不理的,将会日渐萎缩,放任别人做自己,你才能够放任自己做你自己,放任别人过他要过的生活,你才能够放任自己过你要过的生活。
总之,放任儿子写作业听歌的习惯,只要儿子作业认真完成了,这是我要的。且儿子不用手机搜答案,我就更能放任了。相信儿子一定如我所愿的。
我投射儿子每天认真完成作业。
投射自己调和能量,闭合頻差,与我所要和一,得到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