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立下 Flag,开启学习《唐诗三百首》计划的第20首。老规矩,查资料、学习、背诵。看着蛮唬人的似乎蛮长的16句,我已经不再心慌。有经验了啊,只要读通读透,背诵还真不是个事。何况这首诗层次还非常清晰,写景栩栩如生,画面感强烈,脑补着那场景,诗句很快就在我的脑海中安营扎寨了。
✨原文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
茅茨:茅屋
扣关:敲门
巾柴车:覆盖着柴草的车子,意即很简陋的车子。“巾”在这里用作动词,是“覆盖”的意思
差池:此来彼往,这里指错过
黾勉:尽力
仰止:仰望。止,语助词
及兹:到此
契,惬意
✨意译
在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住着一位隐士,我铆足劲一直走了三十里才到达。敲门很久也没有童仆答应,我禁不住透过窗户向里面看去,室内空无一人,只有桌案和茶几。想来隐士不是驾车出游,就是去秋天的江水边钓鱼了。我跋山涉水来拜访隐士,隐士却不在,我只能空怀满心钦慕在隐士门前徘徊了。转眼却看到,雨后的青草分外青翠葱绿,松涛声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暮色重重的窗前。这清幽的景色涤荡着我的耳目和心胸,令我心旷神怡。虽然没有拜访到隐士,可我已经领悟了清心静心的道理。既然兴致已经得到满足,我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等着隐士归来相聚呢?
✨赏读
这首诗简单吗?似乎是的。只是描写了自己去高山上拜访隐者,却没有遇到的过程,最后抒发了一下感慨。这首诗不简单吗?那是当然。不仅写景极为出彩,“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流传千古。思想也乐观旷达,不同于众。那种失望之际的心态调节更富有现实意义,值得当今社会压力重重之下的我们用心学习。
全诗16句,长长的一排,在我背《唐诗三百首》以来的20首之中算是长的了。不过不用怕,诗歌前八句写了不辞辛苦,登山拜访,却吃了闭门羹,不禁有些小失望。接下来笔锋一转,描写了眼前清幽的环境,最后六句是心理活动。诗歌极其有层次,而且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水到渠成,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让我们从头来读。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寥寥10个字,言简意赅,道出了好几层的意思——
道出了隐者居处的远离尘嚣,在高高的山顶之上。“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比起陶渊明,这位隐士隐得更彻底;
道出了居处的简陋,只是茅草屋,反映出隐者的物欲极低,乃真隐士也;
道出了诗人对隐者的钦佩之情和访隐者的虔诚之心,不惜攀登30里去拜访隐者。30里呀,不要说是山路,就算是走平地,也得累个半死吧。
此外,“绝顶”和“直上”巧妙呼应,道出了山势的高峻陡峭,也暗示了寻访过程的艰难,同时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这个“窥”字真是神了,如画龙点睛,让这两句立刻活起来。气喘吁吁爬了几十里山路到达山顶,敲了半天的门,却没有人理睬。那肯定是不死心的,忍不住伸长了脖子从门缝看看屋里到底有没有人。情态上惟妙惟肖,心理上活灵活现。
“无僮仆”“唯案几”,没有僮仆,室内只有简单的桌凳茶几,可见生活极为简朴。这才是真正的隐者呀——没有物欲、反观内省。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这两句是诗人的推测——隐者不是坐着他那很简陋的车出门游玩了,就是钓鱼去了。
“巾柴车”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说他有时候坐着巾车,有时候乘着小船,在山水间游玩。
“钓秋水”也是一则典故,出自《庄子·秋水》。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请他出山做官,被他拒绝了。
说起来庄子真的蛮有趣,他太喜欢讲故事了,连拒绝人都用故事的。
庄子说:“听说楚国有一只3000多岁的神龟 ,楚王可尊重它了,杀了它之后,把它的壳放在精美的匣子里,还盖上了华美的绢布,并且供奉在太庙里。可是,如果你是龟,你是愿意死后留下壳被人崇拜,还是愿意活着在泥塘中摇着尾巴爬行呢?”大夫回答:“愿意活着。”庄子接口道:“那二位请回吧,我也愿意活着在泥塘中爬行。”
好玩的故事、智慧的拒绝!
言归正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是通过诗人的推测,描写了隐者逍遥自在、飘然出世的隐居生活,这种侧面写法比直接描写更为灵活有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这一句之中有着淡淡的失落,这是人之常情。诗人竭尽全力,累巴巴走了30里山路来拜访隐士,却吃了个闭门羹。放谁头上,谁能不垂头丧气?我们的同情之心顿生,可是,我们为诗人的那一声叹息还没有发出,诗人却已经笔锋一转,为我们展现了一片令人眼前一亮的清新风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雨后的草儿青翠如洗,薄暮之中,松涛声声。
紧接着,更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如此清幽的景色,涤荡着我的耳目和心胸,令我心旷神怡,虽然没有拜访到隐士,可是我已经领悟了清心静心的道理。”
至此,访人已经变成了问景,而且诗人在这清幽的山景之中获得了禅趣,兴致不减,似乎还更盛。
这种随遇而安,是这首诗最令我欣喜和感动的地方。访友不遇,没事啊,我自己看看风景好了。没法和朋友交流隐居心得,没事啊,我自己思考体会好了。
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如此随着境遇的变化适时调整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平静安祥之中,那我们的人生无论贫富贵贱,我想那都将是幸福的一生。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兴致已尽,那就打道回府吧,何必一定要等主人回来呢?真是洒脱啊。最后这两句看似顺理成章、很平常的两句诗,却暗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那就是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王子猷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其个性潇洒不羁、任性放达。戴即戴逵,学问广博,隐居不仕。
故事内容很简单,某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王徽之夜半醒来,推窗望去,一片洁白。他一边在室内徘徊,一边吟咏着《招隐诗》,突然就想到了戴奎,就恨不得一下子见到他。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路途遥远,还风雪交加,可是王徽之全然不顾这些,心念既起,立刻行动。千辛万苦,经过一夜跋涉,终于到了戴逵家门前。这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王徽之没有去见戴奎,反而转身返回了。众人不解,王徽之解释道:“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兴之所至,那就去做,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这是一种洒脱,也是一种务实。其实人生中很多事都是这样,结果很简单,甚至很不好玩,反而是过程,有许多美好在其中,值得好好珍惜,就比如说我们的人生之旅。
诗末,诗人带着草色松声,带着领略到的隐逸情趣,带着领悟到的清心禅理,满足而潇洒地下山了,此时的诗人与寻访的隐者在精神上已经融为一体了。所以说,这首诗看着是写隐者,其实是写自己,这也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
后世也有以“不遇”来表现隐逸高洁的诗作,比如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都堪称佳作,尤其是贾岛的那首流传甚广。然而,比起这首诗来,似乎都缺少了一份韵味和禅理,略显逊色。
最后,借用萧涤非先生《唐诗鉴赏辞典》中的评价作结吧: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作者简介
丘为,浙江嘉兴人。著有《丘为集》,可惜已佚失,流传下来的诗只有十八首。丘为擅长的是五言古诗,内容多为田园风物,诗风恬淡平和,读他的诗,总给人如坐春风中之感。有资料称,丘为对五言格律诗的形成、发展及山水田园诗派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王维、刘长卿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是丘为的圈内好友,常常互相往来唱和。丘为落第回乡时,王维还写了一首诗《送丘为落第归江东》赠给他,诗中除了依依惜别之情,更有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的愤慨,以及自己不能举荐的深深内疚。说起来,王维真是一位温暖深情的人,綦毋潜落第回乡时,他也曾写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相赠,情意满满。
大唐群星璀璨,丘为并不耀眼。可是当我们走近他,却会惊讶地发现,看似平凡的他,其实绝对不平凡。
在我心目中,丘为最了不起的有三个方面,仁爱、坚韧、长寿。
丘为96岁才去世,这在1000多年之后的今天,也堪称长寿了,据说他是唐朝最长寿的诗人。
丘为历经唐代4位皇帝,度过了安史之乱等等动荡年代,平安到老,这估计和他淡泊豁达、情趣高雅,不无关系。当然与他内心的仁也紧密相关,孔子说得好“仁者寿。”
丘为的“仁”表现在他的谦恭有礼,甚至对来拜会他的县令,都恭恭敬敬地等候、行礼,每次骑马外出经过县署,他也要下马走着过衙门……
丘为的“仁”也表现在他勤政为民、无私奉献。无论是受重用,还是遭到贬谪,他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原本他70岁就可以申请退休了,可是他一直到80多岁才致仕。
而我觉得最能表现他“仁”的是对母亲的孝顺,何况这还是一位继母。丘为当官以后,把一半的俸禄拿出来奉养母亲,尽心尽力。他80多岁退休的时候,母亲还身体安健呢。
丘为的坚韧也令我钦佩不已。他一直到40出头,才中了进士,此前他一直都奔赴在赶考的路上。左一次落第,右一次落第,右一次落第,左一次落第……总是落地。
而且,丘为的落第并不是他的学识差,王唯认为丘为的才智堪比东汉名士祢衡,祖咏甚至因为丘为的怀才不遇而对朝廷失望,萌生了退隐之心。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丘为依然咬紧牙关,绝不放弃。苦也罢,寒也罢,月色美也罢,丘为总是克服困难,挡住诱惑,尽心读书。(“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丘为《竹下残雪》)
丘为,在灿若星辰的大唐诗人之中,似乎比较暗淡,然而,我觉得他深藏功与名,令我钦佩不已。
2024年3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