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窗外瓢泼的大雨,我不禁想到这几个字“梅雨季节”。而这种本该常见与南方的多雨景象,仿若出现在了我居住的城市,或早或晚便会下一场雨。炎炎夏日里,听着雨滴砸落在水泥地上的声音,像一种美妙的音符在跳动。
雨,像断了线的珍珠越下越大,地面冉冉升起的水汽,好似驱散了空气里的一丝丝燥热。裸露在外的皮肤,感受着阵阵凉意,舒爽清凉的忍不住想要舒展身躯,去迎接那隔窗而来的气息。也许,过去也这般的多雨,只是昔日里被自己所忽略而已。
“梅雨季节”对于生长在南方的人来说,多雨只是很平常的自然景象。不值得,也不会浪费时间去驻留,无非就是下雨,仅此而已。北方是不是全部少雨,我不知道。但是,打小在我的认知里,干旱少雨便是我对北方的印象。可能,这与我生活的地区有关吧。“靠天吃饭”这话,最早听爷爷这么说过。那时不是很理解这话的意思,直到现在才明白。
爷爷一生都生活在农村,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外面的多彩世界相比,他的认知可能只限于那几块田地,那几把农具,那几袋种子、化肥或农药。村里的田地,属于旱地性质,庄稼能不能长好,全靠雨水来浇灌。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用水浇田”。可是一个连吃水都成问题的山村,连人畜的饮水都无法满足,又怎么会有多余的水去浇田呢?
而“梅雨季节”下雨量的多少,变成了是否为丰收年景的征兆。通常这个时候的雨水都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小气候的原因,下雨的日子不是很多。与之相反的,是炎炎烈日当头垂下万丈光芒,炙烤着整个大地。一个字“热”,最热的时候,连树枝上鸣叫的夏婵,都藏在叶子下去躲避。而这个时候,要是来一场及时雨,连空气都会显得更加的清晰。
雨,还在不停的下,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梅雨季节”充足的雨水,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提高秋收时的产量。丰收年,不一定需要多下雨,但是离开了雨水的浇灌,一定成不了丰收年。特别是旱地性质的土地,旱地,通俗点来说,便是耐干旱的土地。这种田地并不需要浇水,但是收获的粮食也会被打折。
以前,听说过“梅雨季节”这个几个字。但并不是很理解,直到有次闲来无事刷视频,偶然看到了“梅雨季节”的解释。六月下半月到七月上半月,这段时间持续的阴雨连绵。而这个时候,也是南方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将这种自然气候现象称之为“梅雨”,而持续的这段时期称为“梅雨季节”。当然,是不是还有别的说法称呼不得而知。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唐代杜甫写的《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雨还在持续的下着,望着那雨中美景,情不自禁的打开了窗户,几滴雨水见落在我的脸颊,凉凉的真舒服的感觉。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瞬间让我沉醉。
听雨的低吟,听雨的咆哮,听雨的微笑,听雨的怒吼。雨是从天而降的精灵,与我们人类一样,充满了多愁善感,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