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蒋勋《孤独六讲》,可以配合音频一起听哦)
《孤独六讲》——孤独生命圆满的开始《孤独六讲》——孤独生命圆满的开始
最近在读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本书分为六个维度来考察生命体孤独的状态,思考了生命体存在的价值,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生命就像是一场修行,人从呱呱坠地到驾鹤西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社会的实质是群体性。而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正是以一种观察者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生命体。他在书中阐释出当人们面对不完整的自己,在漫漫长途中,为找寻失落的另外一半,成就完满的人生,需探寻孤独的价值。
先从“孤独”一词谈起,《礼记·礼运大同篇》讲:“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孤、独在这里都有令人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在西方的语境里,“孤独”这个词从“太阳”、“唯一”发展出来,例如英语“solitude”,源自于拉丁文的“sol”,是“太阳”的意思。现代葡萄牙、西班牙语的“太阳”还是“sol”,法语“soleil”或意大利语“sole”的“太阳”,也还是源于这个字根。(这是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孤独)接着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以及各种实例中,阐述了孤独的核心价值。
第一讲情欲孤独从思考“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开始,社会的愈来愈孤独以及生命体的害怕孤独牵涉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不像欧洲社会对个人隐私与孤独的尊重,这种文化是不允许私人空间和孤独感存在的。这一讲着眼点在于儒家文化与孤独的隔阂,蒋勋老师认为一种文化的成熟、社会的成熟应当是鼓励孤独,彰显人性以及生命价值的。而这一讲也揭示出生命的本质饱满的孤独而非发慌的寂寞,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最完美状态。
第二讲语言孤独着重强调的是倾听,这一讲蒋勋老师主要以其文学作品《舌头考》和《热死鹦鹉》的创作来探寻人类语言的局限,指出人类的语言文字发展为两端,一端为“诗”,另一端为法律条文,主要强调的还是儒家文化对语言逻辑辩证的忽视,又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谨言慎行的民族,语言的孤独正是在这种正统文化下产生的。揭示出语言的本质是承载着不同内容、不同思想的一个声音。
第三讲革命孤独主要以90年代台北的“野百合学运”和1968年巴黎的“五月革命”为出发点,为我们呈现出革命的孤独感是一种与诗和美学有关的乌托邦(Utopia),又以其作品《安那其的头发》(安那其是法国的一个政治组织,又译为无政府主义)为线索来探寻革命的真意,“革命”并不能与“政治”完全画上等号,在蒋勋老师看来,革命并不理性,而是一种激情。革命与诗、爱情、现实、美学、意识形态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被多维度的展现出来。
第四讲暴力孤独,这一讲以暴力美学在绘画、电影以及戏剧上的运用为切入点。暴力美学使得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不只表达表象的美,还包含着人性不同向度的试验。(按蒋勋老师语)艺术并非平常意义上的怡情养性,而像是在寻找自己,揭发自己内在的冲突,也即一种暴力。其中探讨了暴力向美学的转化需要满足暴力的欲望、探寻暴力的本质,对人性的颠覆以及认识潜意识里的暴力美学,揭示暴力的本质是呈现人性复杂的思考。这一部分穿插了蒋勋老师短篇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中的《妇人明月的手指》来展现他对暴力观的独特看法。
第五讲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中最大的孤独,蒋勋老师从哲学谈起,探讨思维是什么(脑组织结构分析),思维最大的敌人是结论,在生命荒谬的情境中思辨便开始了,其中强调了暴力文化对思辨的影响。孤独是思辨的开始,而放下成见就抛开了思维的阻碍。在方法论意义上,蒋勋老师指出静坐或冥想有助于孤独沉淀后找回清明之心。
第六讲伦理孤独从文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索道德伦理的孤独,是对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孤独的一种阐释,以及个体生存状态的一种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