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高考状元的一席话火了,让小伙伴们热议和深思,“有文化”的好处。可是紫苏君非要反其道而行,和你聊聊,那些年我们吐槽过的“没文化”的可怕。
01.老太太,往飞机发动机里投硬币,没文化,让你送命~
紫苏君,最近看到一则“老太太,往飞机发动机里投硬币”的新闻,只看标题,没点开之前,我在想:No zuo,no die,厉害了,老太太,可能她是坐惯了公交,以为上飞机也要投币吧。
点开了之后,才知道,这位八旬老太,为她这次起飞“祈福”,竟朝所乘的飞发动机撒了一把硬币,准确的说是九枚硬币,所幸被其他乘客发现后,及时通知机组人员,把硬币取出,飞机延误五小时,维修费一百来万。
听起来老太太这种“保平安”的愚昧行为挺可笑的,但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万一没有人发现哪,飞机照常起飞了,后果将不堪设想,那这九枚“夺命硬币”可能夺走飞机上一百多条无辜的性命。发动机相当于飞机的“心脏”,几枚小硬币就能造成飞机失速。光是想想就觉得后怕,老太太的“平安祈福”,将变成一场无知带来的杀戮。
小伙伴们不禁大呼:没文化,真可怕。
这种没文化,源于缺乏基本的乘机常识,而肆意的投币祈福,又是一种愚昧又偏执的“精神返祖”。当常识匮乏,遇上迂腐昏聩,让老太太对未坐过的飞机产生了恐惧,转而去求助举头三尺的神明庇佑。我想没准还真因“神明庇佑”,没把“鸠拙”变成“事故”,事后老太没准还要在佛前烧香叩拜,感谢神明保佑那。
紫苏君觉得,有信仰没有错,但错在用虔诚的信仰,当做自己盲目无知的挡箭牌,误把飞机的发动机当做寺庙的功德箱、广场上的许愿池。当愚昧与信仰,傻傻的分不清时,当无知与安危,紧密的挂钩时,真是不自救者,天难佑啊。
紫苏君觉得,即使在21世纪这种“百度一下,就知道的”知识信息时代,也有很多思想闭塞,缺少文化常识的人存在。在乘客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机场可以考虑在候机时,以广播来形式,来给乘客们提前科普下乘机常识,并做一些预防和应对措施。
比方说对于这次“撒币门”,机场可以考虑,用封闭式客梯车,机务专人看守发动机,再或者是更“人性化”一点,机上增设祈福箱等,把这种“没文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紫苏君,温馨提示那些“惜命”的小伙伴们,如果对飞机的安全系数抱有怀疑,大可选择乘坐动车或高铁,现在高铁也提速了,方便快捷不输飞机,不过乘高铁也不可以开窗透气哦,就酱!
02.印尼人喝假酒,没文化真“要命”~
记得爸爸前几年公派出差,技术支援印尼一新建电厂,给他们做调试指导。一次打国际长途回来说,他们一个技术员被遣送回国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几个电厂附近住的村民,向他们技术员再三求了一小瓶工业酒精,由于语言不通,也没说用途,就乐呵呵的拿走了。
而电厂常用工业酒精来擦洗一些热工元件,小伙伴们基本都有这个常识,工业酒精碰不得,它和市面上的白酒不是一类东西,内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万万是不能入口的,万一误食中毒,轻则昏迷失明,重则致命。
印尼一个伊斯兰国家,除了宗教限酒外,酒水也很贵,基本上市面上只有啤酒,而白酒什么的,都得靠进口,价钱也贵的可想而知。
谁知道印尼人贪便宜又无知,想用工业酒精替代白酒,他们以为工业酒精就是像医用酒精一样,是浓度高的白酒,故兑水邀了几个人痛饮,结果九死一伤。当地警方调查,工业酒精是从附近电厂流出的,涉事的技术员最后也被遣送了。
小伙伴们,不仅唏嘘:没文化,真要命啊!
偷喝工业酒精,非死即残的悲剧,在国内也称出不穷,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农民工、打工仔为解馋兑饮假酒,一两“烧酒”下肚,致双眼失明。
紫苏君不禁想,为什么一些社会阶级越低的人,越会受“没文化”的伤。这里的“没文化”,指的是缺少生活和安全常识。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他们可能会为贪一时之快,而不计后果,从此深陷痛苦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说,可能还让本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
所以说,没“知识”不要紧,但不能没“常识”。没常识带来的祸端,可能会招致一系列的家庭悲剧。而没“常识”往往和没接收过良好的教育有关。
03 .义务教育是为了教会有“有形的知识”和“无形的文化”
去年,哈佛毕业典礼上,中国大陆首位登上该演讲台的学生何江的一席话,让小伙伴们深思。
作为一名从湖南农村长大的生物学博士生,何江用他从小生活在闭塞的小山村里,被蜘蛛咬伤的往事,引出知识传播、知识分布资源平衡的重要性。
在他被咬后,母亲没有为他请医生,而是用当地的土方法——火疗。母亲用酒浸过的棉纱绕着他的手,缠了好几层之后,让他咬着一根筷子,点燃了棉纱。火烧的这股灼痛,让他想要大叫,可他只能束手无策的盯着自己正在被火燎的手,两分后,母亲熄了火。
何江在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现在我们知道这有多危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致残。可在那个偏僻又落后的山村里,没有良好医疗资源的分配,村民思想固化,现在仍有用这种冒险土方法来治疗虫咬。虽然我们知道,这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高温可使蛋白质变质。
后来,何江通过学习知道了,对付虫咬还有很多更科学合理、既不痛又不危险的治疗方法。所以他不禁在想,为什么那个时候他不能接受更好的治疗,去替代这种极端又弊利悬殊的土方法那?
换句话说,如果何江的母亲,知道更合理更安全的法子,一定不会去冒险一试。而他早年就吃亏在万恶的民间偏方上,吃亏在生活于接近封闭又没常识的环境下。如果他知道更正确的应对法的话,可以立即阻止母亲的行为。
紫苏君觉得,如果何江没能走出大山,没有用知识来改变他自己的命运的话,他早晚也会被这闭塞的环境带来的“愚昧”,同化了自己的思想。如果再被蜘蛛咬伤,他依然会用最危险的土方法来解决。
紫苏君不禁在想,缺乏“常识”,除了是地域带来的弊端外,是否也和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关哪?为什么国家规定,我们一定要受满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到底从中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背会小九九,熟读几首诗,还是能算出物体受力的大小,或是写出个化学方程式?
片面的说可能是这些,但义务教育的真正意思是,教会我们有形和无形的知识。除了识文断字外,还教会了我们辨是明理,从小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就算涉及我们没接触过的事物,我们也会在求知过程中,学到的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相信没科学依据的古法,或是闭门造车。
有形的知识,可能会遗忘,但这种无形的学习能力,是日后受用一辈子,深入骨子里的东西。除此之外,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我们少了很多因缺乏常识,而招致的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故。
小伙伴们,你能点开看我的文章,说明你是生活在物质环境都较为舒心的大环境里,起码你手上拿着手机,正在连着网,有疑惑也可以随时求助“度娘”,方便得很。所以说,你在有条件能受到良好教育的情况下,就好好珍惜吧,别犯“老大徒伤悲”的傻!
04.有文化,不一定有“常识”
一对30岁出头的夫妻来到医院求诊。
这对年轻夫妻分别毕业于重点高校,丈夫是博士,妻子是硕士,两个人对学术都很着迷,把大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实验室,不知不觉就成了“剩男剩女”。后来,经朋友介绍相知相恋,不久就结了婚,现在有个名词,可称他们为名副其实的学霸CP。
因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双方老人又急着要抱孙子,就催着这对小夫妻要孩子。可结婚三年了,妻子还不见动静,家里老人着了急,催着他们去医院查一下。不查不要紧,一查他们“柏拉图式”的爱情婚姻观,真是让专家哭笑不得。
原来,这位妻子结婚三年,竟从未有过“夫妻生活”!这对“单纯”的学霸夫妻,照他们的理解“夫妻同房”,就是字面上的,在一个房间的两个人,同一张床上睡觉如此而已。
“以为两个人睡在一起,精子可以自由的飞来飞去,在空气中产生某种化学反应,从而孕育出生命”的一对高智商又想象力丰富的小夫妇来说,他们并不是雌雄同体、无性繁殖的动植物,他们也不是没知识没文化,而是缺乏“常识”。如果人类都像他们这么单纯,而少了动物的原始本能,估计早就绝迹了吧。
婚前,他们纯洁得根本不敢拉拉小手,更谈不上亲吻了,并以为异性的肢体接触就可能会怀孕。紫苏君弱弱的说句,如果这么容易就怀孕,还哪来那么多不孕不育。不过,这可能就是中国如此含蓄的“性教育”下的无奈吧,专家也不得不对他们补上一堂初中时就该学的“性启蒙教育课”。
吃瓜群众们也调侃到:“走在大街上,精子和卵子,飞来飞去的太危险,一个不小心,就怀胎十月了,还是在家宅着的好!”
估计小伙伴们,会把这事当成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谈吧。觉得这对小夫妻,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可能还没自己懂得多吧,哈。单说那对硕博cp,读了不知比常人多几倍的书,精通自己专业领域上的知识,但对于“常识”却知之甚少,不免要贻笑大方。
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吗?又畏于性的教育的保守,教科书上没涉及过,学校里没教过,家人没有提过,那婚检的时候,医院没有普及过吗?
紫苏君觉得无独有偶,问题出在双方家庭教育上,对“性教育”的羞涩与疏忽。也出在中华传统思想的保守上,对此上不了台面的避而不谈。我觉得这不好笑,这是十分严肃而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热点问题。
就此而言,有文化,不一定有“常识”。但没文化,没“见识”的几率就越大。
05.“没文化”的短见识,让人贻笑~
我高中的时候,曾听家教说,她一个农村的亲戚小双,高考分数很高,收到香港大学抛来的橄榄枝。但那个孩子苦于从来都没进过城,对于遥远的香港更没什么概念,于是打电话去请教住在县城里的舅舅。
他舅舅一听说他要去香港,大惊之下千叮咛万嘱咐着:千万别去啊,香港人都是黑社会。吓得小双立马打消了去香港的计划,报考了一个省城的大学。
小双的舅舅为啥这么说哪?原来啊,他舅舅看多了九几年的香港电影,那时候最多的就是,香港打打杀杀的古惑仔,枪战拘捕、逃亡跑路的警匪片,一群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他舅舅以为,帮派斗争,打家劫舍,就是真实的香港。
香港电影《赌神》小伙伴们,你看到这,有没有噗嗤一声乐出来。反正紫苏君当时听后,笑个不住,觉得小双和他舅舅这一对的二百五,一个没主见的听之信之,一个没见识的信口开河,只凭道听途说,就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不过像这种的“见识浅薄”,还真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几年前,台湾一教授在综艺节目上戏称“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一“趣谈”迅速在海峡两岸传得沸沸扬扬,引发了一阵我们吃茶叶蛋的热潮。
网友们戏称:“每天能吃上茶叶蛋的,就是土豪,土豪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那时候,紫苏君也跟风,天天刷饭卡在食堂买个乡巴佬卤蛋,就着榨菜吃,也在土豪之路上奔了小康,有了茶叶蛋,就是任性啊!
对此“趣谈”,我们的态度还是很宽容,只是调侃了一下,台湾人民的无知。只能说那些年,虽然两岸只隔了道浅浅的海峡,但台湾对大陆真是知之甚少,还以为大陆经济停留在文革时期,这样的短见识,不免为人耻笑。
这场“茶叶蛋”之争,还引发外媒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茶叶蛋”事件凸显出了大陆人和台湾人的认知鸿沟。
强调称,以前两岸互不往来时,丑化对岸的百姓,现在两岸已经往来近30年了,谁都知道大陆经济起飞迅猛,沿海地区的国民所得已经超过台湾,内陆地区虽然发展较慢,但也还不至于吃不起茶叶蛋。综艺节目固然是以搞笑取胜,但这样的认知,也的确反应了两岸交流还要再深化。
对于“茶叶蛋”教授,这样不负责任的公开言论,可能会使很多盲从又没主见的市民信以为真。别小看公共媒体的力量,几句戏言就可能会引起,台湾人民的偏见和两岸政治上的矛盾。
“茶叶蛋”教授随后,有网友扒出“茶叶蛋”教授,在当地的野鸡大学毕业后,又转站美国的野鸡大学进修双博士。这一路“野鸡”下来,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清楚的是,这样“见识浅薄”又满嘴跑火车的三流教授的学问是假,会误人子弟确是真。
06.输入法时代,“没文化”的只会变得越发没文化
现在敢说自己“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动辄讽刺别人“没文化”的人,却越来越多。“有文化”就和“没文化”的定义一样模糊又笼统,都是没有边界性可分的抽象名词。
你可以把“草莓”写成“草毒”的错别字,说成“没文化”;可以把“闰土”念成“闺土”的白字先生,说成没文化;可以把提笔忘字,说成没文化。
紫苏君觉得,不能说不写错别字、不认白字、不提笔忘字,就是“有文化”的象征。不过这些都是输入法时代,带给我们的文化暗疾,这是时代烙下的病根。拼音五笔代替了动笔,键盘敲入代替了书写,屏幕代替了纸张。
在输入法时代,“没文化”的只会变得越发没文化。而“有文化”的,也可能变成顺应时代的“没文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以为的以不变应万变,实则就是不进则退。只有我们不断的输入,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贬值,当然输入的知识并不保值,可能会随时间而消逝,但并不是不复存在。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浸透在你的骨子里,悄悄的改变着你的三观,潜在的影响着你做出的很多决定。
就像作家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在此,虽不奢望能成为那些极少数,敢说自己是“有文化”的文化人,至少愿我们不会成为别人口中“没文化”的代名词。
作者:紫苏,一个偶尔犯二,大部分时候都走心的处女座,一个养兔子又装文艺的90后女青年,就酱!
如若转载,请给紫苏君留言,转载时务必冠上紫苏君的名字,切忌切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