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一下原文的大概意思:
父亲在世时,因为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所以看不出子女的行为。这时候就观察子女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子女做了家长,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说了算,这时候观察子女的行为。如果过了三年,子女都没有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为,而是一以贯之,那就是孝子了。
这一句呢,后儒议论比较多,放到现在其实有一点不太合事宜。张居正说:“观圣人之言者,不可执一求之。”就是我们去看古人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要受启发,而不是去钻牛角尖,古人有他时代的局限,但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出发点去理解“孝”这个在中国无法跨过去的部分,无论你是否还赞同孔子上面的说法,“孝”文化都深深刻在自己的内心当中。
第一点,父母活着的时候才需要去“孝”。
以前经常听有人在那里无病呻吟式的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说,我要养我父母了,结果他们不在了。我为什么说是无病呻吟,就是他们不在了你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也就不用发出这样的感慨,没什么用,你在他们还在的时候,就要学着去“孝”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等他们都不在了。
接下来,就是怎么去“孝”父母?古时候孝父母的方式和现代孝父母的方式是不一样,几千年过去了,我们总不能还学古人吧?那就是没有一点进步,古人要是知道也许能满足他们的自恋,但他们并不会真的高兴甚至会看不起你,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做法也应当有所不同。
第二点,父和母是同等,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一样的“孝”,要一视同仁。
不是说父亲更强势或者母亲更强势我就更重视某一方,更“孝”某一方,这是有失偏颇了。这样的状态我们就说你还没有走出原生家庭,你是用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对待父母,去“孝”父母,包括父亲和母亲,不管他们的状态如何,一视同仁。
第三点,真正的“孝”,既不是刻意顺着父母,也不是忤逆父母。
我一直在说“孝”而没有带上“順”说“孝顺”。为什么?
因为我们只要“孝”,而不用“順”,这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就是你在潜意识里觉得他是老人——他老了、不行了、我要帮扶,就是你没把他当成是正常的一个人,所以去“順”着他,这是一种畸形的人际姿态。我不知道孔子有没有这个意思,但是我觉得这个古代最毒的相处方式。
你顺着一个人,就是在下意识认定了这个人不如你,比不上你,就像我们让着小孩、不跟小孩计较一样。
所以,真正的“孝”,不是刻意顺着父母,也不是不顺着父母,而就是正常地和他们打交道,自然真实的反应才让大家都舒服。
第四点,真正的“孝”,既不是不管父母,也不是处处管父母。
我观察到我们社会父母和子女打交道的通用模式,在子女小的时候,父母处处教、处处管,仿佛不管他就会怎么样似的;等到子女大了,父母老了,就反过来了,子女处处管着老人,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做。
角色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事实上,这都是不孝。因为你没有尊重老人自己的意志,他想要做什么,他想要的状态是什么。
当然,面对这种子女的父母,他们早年和子女打交道的方式也有问题,你高高在上,处处限制,搞得都要听你的。而这招也被子女学去了,等到了他们真正有力量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学着他们的父母一样,去支配他们的父母,就像当年他们的父母支配他们一样。
这一点延伸到我们养育自己的小孩,就是我们尊重他们的发展空间;等到我们老了,他们也会尊重我们的生活空间。
真正地“孝”是给父母足够的尊重,深刻地体察他们的所需,给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就像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一样。
最后讲一个,我不是很同意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事实上,真正的孝,还在于一个人发展出了自我,真正地自我意志,不是说取得多少成就,这根本不重要。
这个自我意志可能和父母内心的期待不一样,但如果一个人发展出了自己的意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说明父母的养育基本还是合格的。如果没有,这就是赤裸裸地在表达,父母没有养好。
其实不管父母在不在,都可以改父母之道,只要你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这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
无论生前还是故去其实都一样。
我们最奇怪的思维,就是把先人不当人。他们无论是否故去,都首先是个人,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没什么两样。所以也无需好像把他们当神一样,我们生活里怎么相处就怎么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