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刚过,恰逢苏轼《水调歌头》的教学。那就从聊聊今年的中秋入题吧!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同学们赏月了吗?”
孩子们很诚实,大声回答——没有!
是啊,还没有真正进入生活的孩子,哪能感受到中秋的诗意!我想象着他们在中秋的夜晚或坐在电脑电视前或捧着手机眉眼流转的样子。
“中秋的月是最美的,怎么没想到赏月呢?”我带着淡淡的遗憾继续问,眼光扫过一个女孩蓦然暗淡的脸。
“以往的中秋节都是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团圆着过的,但是去年爷爷走了,今年的中秋节只是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过的,很冷清,根本就没有心思赏月。”女孩的话很轻,就像她悄悄闪躲的目光。原来,不能团聚的中秋让那个夜晚的月也有了淡淡的忧伤,我尝试着走进她那颗怀亲的心,尝试理解她在课堂上倏忽即逝的愁绪。
但是内心也有一种暗暗的喜悦——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写作缘起不正是对弟弟的怀念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满心欢喜,他们没有感受到女孩淡淡的忧伤,沉浸在三三两两交谈的喜悦中。
我微挑双眉,平视前方,此时我注意到班级后墙一副即将完成的以“中秋”为主题的黑板报:一轮圆月高悬天际,亮彻了星空,大片的水波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枯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近处高大的樱花树满树繁华……
太诗意太唯美的一幅画!看着喧闹中的孩子们,我心想:在诗歌的课堂,我何不用身边的诗意来唤醒孩子们心中的诗呢?
“请大家看向后面的黑板报,它的主题也是中秋,请同学们尝试将黑板报的内容描述出来。”
同学们纷纷看向后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很多。
不一会儿,一个女孩举起了手:“黑板报的中心有一个大大的月亮,并且月亮的下方写了‘中秋’两字,旁边还有和中秋有关的两首诗歌,我们很容易就知道这期板报的主题。”女孩理性的描述打通了同学们表达的出口。
另一个孩子急忙补充:“我还看到了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一棵枯树,枯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影子淡淡的,如果不注意是发现不到的。”开始有了描写性的语言。
“对对对,我也看到了,枯树上还笼罩着金色的光芒,淡淡的树影才更能凸显这个中秋夜晚的明朗。”
“我看到黑板的左侧有一棵高大的樱花树,满树繁花,还有一些粉红色的小花正在凋落,这种凋落给人一种伤感,这让我想到了我家今年的中秋,过得有点冷清。”
“我想这个中秋应该是某个诗人的中秋,天空很辽阔,但是又不黑暗,因为不仅有圆月,还有星星点点好像在闪烁的星星。”
……
发言越来越精彩,这副板报唤醒的诗意正在汩汩流淌,孩子们小手如林,更多的孩子被激发起了表达的欲望。
可是,我真的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描述黑板报吗?意义不是没有,孩子们可以充分地表达,可以和诗意、生活走得更近,可以更大程度地激活孩子们运用语言文字的欲望。但是,这是一节《水调歌头》的课堂,如果这样,我的课堂效率该如何体现?
我想到了作业。我让孩子们课后将想表达而没能表达的语言以作业的形式写在随笔本上。
交上来的作业精彩纷呈。
有的孩子情意绵绵——“渐变色渲染了意境,那是银河搅散一池星光,聚作一轮明月,明月打翻了琉璃,化作一棵红缨。文字夹杂着图画,相互交融,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卷云托起慵懒的明月,明月孤独地住在“天上宫阙”,不食人间烟火。江水倒映着枯树,可红樱却开得繁茂,开得诱人。我已沉沦,可世间依旧火树银花,我似沧海一粟,没在万千星辰里,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有的孩子如临其境——“在一个幽暗的夜晚,一轮鹅黄的月亮悬在天空,一片卷云笼罩在它的周围,这样的衬托,我感受到了一种幽深、神秘和圣洁。猛然间,有一股芳香挤进我的鼻中。闭上眼睛,细细寻思,走着走着,一棵高大的樱花树屹立在眼前。我惊叹,我赞美,可怎样也无法表达心中的喜悦,那粉嫩的花儿如雨一般,摩擦着我的肌肤,好似母亲的爱抚。”
有的孩子语出惊人——“是那一轮圆月包含了太多太多或苦或甜的滋味,撑得月亮如此饱满?”
有的孩子诗情流溢——“一轮圆月正当头,玉宫歌舞几时休?二处古木分庭立,繁花落叶难再聚。”
有的孩子想象丰富——“这风,好似带着一股杏仁香,也许是因为它路过村民窗前的那抹光;这风,好似夹着一种团圆的味儿,也许是因为它刚与家人们一道赏月;这风,带着这中秋夜的欢笑,带着杏仁月饼的香,来到了它的身旁,它停了下来,依在它的怀抱,月在云的遮隐下,依旧将光星洒在它的身上。月光拂过它的发梢,好似在为他梳理乱发,湖面星星点点的光,浮着它带羞的影。它红着脸,心里开满了花,娇嫩又有丝惊喜,月下的它,捧着羞红的脸,藏进了这幅画,也撞进了我的心。”
……
我一边读着这些文字,一边在浓浓的诗意里怡然自得。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作业,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在作业中的悄然生长。我一向很反对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让学生的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机械训练中。我认为,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各种资源或生活素材,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放在作业的中央,我们是能够听到学生成长的声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