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标题】肝胆相照, 负阴抱阳
【正文】
周恩来这副对联中所写下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使我们意识到,在人生的旅途中,雄心壮志和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开创未来的,是那些具有坚定信念、毅力过人、有胆有识的人。同时,“从无字句处读书”也暗示我们,人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最重要的是,要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找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重温周恩来的这副对联,我想到了“肝胆相照、负阴抱阳”作为标题,来表达我的理解。
首先,与有肝胆的人为友共事。他们不会被短视、功利和情绪所动摇,他们大胆探索,勇敢实践。在这样的人中间,我们会感到一种真实、亲切与自在,因为他们的气质、智慧和追求与我们相似。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各样的坎坷、瓶颈和挑战,从能够肝胆相照的人身上,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力量。这些伙伴思想开明、情感丰富、勇于创新,他们总是能够帮助我们开阔眼界、跨越障碍、从容面对困难。有肝胆之人的优秀品质和行为方式,能对我们产生有更深刻而有力量的影响和指引。
同时,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里,学习和读书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代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考学”作为跨越阶层、实现梦想的主流“正途”,“读书”也随之演变为狭义的学习、功成名就的手段和路径。但是,人生需要终身学习,无处不是求知和进取的场合。因此,我们不必只关注传统的教育和知识体系,而应该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从无字句处寻找学习的原创点。这种精神态度能够激发我们的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掌控当前的社会变化和个人发展的挑战。
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曾经生活中有许多让我受益匪浅的肝胆伙伴和“无字之书”。
那些“肝胆伙伴”,有些是在工作中,有些是在学习时,还有些是在志愿服务和社交生活中。他们来自不同领域,职业、年龄、性别、生活态度等方面都不同,但他们都有着独特的思考、价值和行为方式。与有肝胆的人共事,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能力,而且可以让我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共同发掘生命的深奥和美好。所以,我们应该勇于打破隔阂,与更多优秀的人交流和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妨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观念和人格,以平等、真诚、开放、包容的姿态去与人相处。最终,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些能肝胆相照之人,共同经历人生路途的阳光和风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那些“无字之书”,看起来都是不起眼、很低调、甚至卑微不上台面的人和事,但是可能让我们以大见小,从中产生大的发现和领悟,比如牛顿从对苹果落地的观察和思考,导出了著名的牛顿定理,科技界的很多发明创造来自于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我们普通人的学习和成长中,也有大量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从拾荒老人、快递小哥、身边亲友等身上学到了善良等为人处世之道;从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好奇中建立兴趣、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深造,更好地理解、验证和巩固了所学知识;我们从最基础的岗位中积累经验、逐步晋升;我们在不同角色中从自己的孩子、学生、客户、来访者等等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培训中没有获得或者理解透的经验和技能,等等。所以,学习贯穿终身、无处不在,以小见大、负阴抱阳,能帮助我们扩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上,都能保持更谦虚兼容的心态,更踏实地积累和成长。
在读书和与人共事的道路上,让我们牢记这副对联的警示和鼓励:与有肝胆的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愿我们都能够在肝胆之人与无字之书中,不断成长和蜕变,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同时也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