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文章只是一时兴起。
因为读了《水问》,其中提到“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忽然想起,我和骄傲这个词离得最近的时候,应该是小学认识了他。
称他,土豆(想起他的轮廓隐约觉得他和土豆是一家人)。
成绩不错,表现积极,站起来发言就滔滔不绝,声音微微沙哑。
土豆是毫不吝啬把他的骄傲展示出来的,有一次他在班里打架,桌子都被撞乱了,他渐渐涨红了脸,还不忘说一句“你凭什么跟我打?!”
只记得一次期末拿成绩的时候,我是真心为手上的奖状是二等奖而不是一等奖难过,他什么名次我忘了,但他阴阳怪气地说你就偷着乐吧。
我恨不得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不过最后我只是气哄哄地走了。
土豆家离学校远,我回家的路是他回家的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步行,他骑车。我快到家的时候,有一段上坡路,他就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跟我一起走。
青春的回忆有滤镜,那明明是学生时代容易产生产生心动的时光。
奈何我们一路相伴回家但并没有谈笑风生,“勾心斗角、唇枪舌战”的时间比较多。
他比我矮一点,时常跟我比较科目测试成绩,每次结果都是不分上下的时候,我还困惑他是为什么老想压我一头,双赢不好吗?
心里只是把他骂了几百遍,他怎么骄傲得那么讨厌。
所以我时常不屑于跟他赌气,他就似乎知道什么一样欲言又止。
无形的战争在他转学之后,自然停止。
后来我不是没再见过他。
在公交车上见到他,那一瞬间犯懵了,小时候跟他对话的机灵劲儿全没了,紧张充斥大脑。
后面的人拥挤上来,犹豫着怎么打招呼的时候脑子一抽我就溜下车了。
反正以前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现在觉得我怎么神经兮兮的。
我们算朋友吗,算的吧。
曾经看到书上有类似“我忘了他的模样”之类的语言,就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坚持认为如果没有忘记与那个人相识相处相知的时光,就一定会把他的样子记得一清二楚,
现在我才懂得,原来岁月的流逝真的会让我们慢慢忘记很多人的样子。
他/她长什么样子?是怎么想都没办法清晰的。
学生时代遇见的人,大都有一点点共通的性格。但没有人像他那样,更多的人不敢为自己骄傲,谈天说地却极少谈自己很想要什么,自己认同了自己哪一部分。
即使有,也是浅浅带过。成年人为了保护自尊心的方式,是先于他人一步否定自己。
我曾经以为他是这么自大的一个人,其实那时候的他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分坦诚。
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满脚泥泞,还是保持着难得的骄傲,但多年前天空瓦蓝,值得仰望。
与一些人的相遇,产生的故事值得收藏,我相信老年迟暮之时,还有与众不同的故事可以讲。
然而近几年从心底越发觉得自己确实不够好,但还没有达到妄自菲薄的程度,也不会因为对自己不满意刁难自己。
顶多算自省而已。
不够好是个相对的说法,拿着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去跟别人的长处去比较,完全可以肯定你确实很差劲。
适当的比较可以给激励自己,但该不该让这种比较发展成消极力量,来收缴对自己的认同感呢。
真的没必要。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术业有专攻”,放在今天也一样,有的人可能在某个领域风生水起,但放到别的领域就平平无奇。
关于青春的记忆总是给我很多灵感,我不是特别希望自己写下的东西总是与过去沾边。但无论明媚或者低沉的回忆,都真实地注入了我的生命。
最美好最单纯的时候,我计较每一分他对我的打击和评价。但这时候我再想起他,早就摒弃那时候的不服气,非要争个输赢的情绪。
想起两个幼稚鬼“勾心斗角”的时光,只是觉得好笑罢了。
胡适先生说——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默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祝他有他的骄傲,我也有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