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很多地方都在裁员。很多人认为,又一次互联网寒冬到来了。
回忆过去,互联网行业总是伴随着寒冬、高潮一波一波的行情。
那么现在真的是寒冬吗?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企业在一边裁员,一边招人。
为啥?
假设这个是一个风口,很多企业凭借这个大环境不好的借口,来个资源优化。这样,让一些老员工的概念里,有一个暗示,不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而是大环境不好。
让被裁员的人,心里能够稍微好受一些。而公司,也能安稳的保持盈利。毕竟将成本高的,贡献大的老员工清场了,再换一批成本低的新员工,就能低成本套利了。曾经答应老员工的一些利益也可以,顺道取消。对企业老板来说,是一个好事。一方面,成本降低了,利润就高了,更加赚钱了。另一个方面,换一批新员工,又可以继续剥削廉价劳动力,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美其名曰,给新人机会)。
越来越多的老板,意识到了这中间给企业主带来了很多利益。于是乎,这股风被他们造了起来。有一些媒体,也捕风捉影,努力的加强宣传,从中牟利。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赚钱的企业一直都在闷声赚大钱,他们从来不会到处和别人说,我们很赚钱。他们只会到处打听,哪里有赚钱的业务。而这些一般媒体所不知道的消息,被我们称为信息不对称。
以前的人赚钱依赖于信息不对称,然而,现在依然是依赖于信息不对称。
人与人之间能知道的,流通的信息,这些属于公开的信息,是低价值的信息。
还有很多可以赚钱的核心信息,是没有公开的。因为赚钱的信息,万一公开了,就失去了这个信息的价值了。也就不再是不对称的信息了。也就不再赚钱了。
为啥一些互联网的平台,能运营的很好,很持久?
因为他们成功的创造了一套信息不对称的系统,只要继续在使用他们的服务,信息就越发的不对称。平台知道大量用户不知道的信息。于是平台可以很有效的赚钱。
互联网的红利真的没有了吗?
当年的PC电脑市场,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起来了。
当年的移动手机市场,一批有一批的企业起来了。
当年的大数据市场,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起来了。
……
每个时代总是有很多的企业能颠覆巨头,然后成为新的独角兽。
人的需求一直在变化,无论是主动的变化,还是被动的变化。总是被商业的手段,引导着变化了。
于是乎,新的企业又出现了。于是乎,新的商业模式又出现了。
从古至今,商业总是那么的运转良好,从不曾熄灭星星之火。
何为寒潮??
这仅是一些表面现象,有一些有心人,不约而同的推动着舆论的发展。
事实上,很多企业在寒潮的冬天,过的十分的滋润。但,这些过的好的企业,并不会告诉所有人,他们过的好。就像我赚钱了,不会告诉所有人,我赚钱了。避免这个信息变得对称,这样我才能有利可图。
很多人说,未来机器人代替了很多人的劳动,很多人将会没有事情做?
真的是这样吗?
人类是一种很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从历史的进程上来看,留存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最大的能力,我认为是人可以有效的改变自己。
所以,即使到了机器人可以代替很多人的劳动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转向做机器人相关的工作。例如,设计机器人,维修机器人,改造机器人,整合机器人,销售机器人,升级机器人,设计机器人零配件,机器人的上游业务,机器人的下游业务……
为啥总是有一些商业领袖的言论会被有心人,传播引起一些社会年轻人的恐慌?
一方面是,年轻人的心智并不够成熟,思考能力稍微弱些,不能全面高效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有心人认为这样的恐慌,是一种商业机会。只有年轻人有恐慌的情绪,那么解决恐慌的知识产品就可以被很好的销售了。
其实社会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古往今来,常常发生。人人都会经历和面对。
有的人,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获得财富。有的人,在变革中失去了先机,失去了财富。我认为,这些都是社会最本质的规律。
我们所有的个人,并不能轻松的改变变革的进程。但是,一些有心人,却可以助攻,加速这个进程的到来,也可以从中谋求一定的利益。
之前说过,这个社会,自从自媒体流行之后,舆论信息的质量急剧下降。有很多心智并不够成熟的人,产出了有很多偏见的观点。而更多的是,懒得思考的羊群,人云亦云。这就让一些有心之人,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了。
我认为,人都是有情绪的,难免会被情绪所控制。尤其是有心人专攻这块的时候,很多的防不胜防。
怎么样才能保有自己的财富?普通人怎么样才能更好,不被舆论所影响?
我是这样做的(我不确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自己多思考,多学习,多听听心智成熟者的思考结晶。但注意,不要迷信教条主义。老师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权威也有可能出错。
互联网寒冬,是由企业主发起的,媒体人为谋求利益不约而同去传播的,员工们被剥削的一场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企业要赚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