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篇育儿的软文,谈论了点社会现实,谈论了点人生哲学,仅此而已。
生活本来没有苟且,可是人多了也就慢慢撕扯成苟且,而苟且的眼前之后则是苟且的远方。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写这么多的苟且,只觉得这样会让文章变得高大上一些,仅此而已。什么是高大上?别人看不懂或许就是高大上了吧。额,求轻虐。
今天晚上在外面吃吃宵夜的时候,误听到旁桌的人讨论小孩幼儿园择校,信息量很大,但归纳之后的内容无非是花钱找关系然后选学校,我不知道他们谈论的一保、二保、三保是什么样的幼儿园,只知道这个小孩子因为家庭的关系,在幼儿园择校方面比其他家庭更加轻松。但是在另一方面,一学期之内要小朋友频繁地转校竟然是因为这个学校不是双语幼儿园、这个学校没有外教、这个学校不好停车接送小孩。他们贯彻着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不断的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不过这也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年代不同,思维方式和家庭背景的因素,我竟然不能理解这个家长的想法,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让孩子频繁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这样真的好么?让这么小的孩子不断接纳新的信息,这样真的恰当吗?我不是教育专家,我不好发表言论,但是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因起跑线这个因素而丧失了享受童年的乐趣。为了苟且而苟且,最终却离不开苟且。
其实在母婴行业中谈论苟且之论是不是有些不合情理,但我们却不知疲倦地生活在苟且之中。我们一直想着出人头地,活出精彩,可是当有了下一代的时候所有理想抱负都倾注在了他们身上,怎么倾注呢,那就是不停地教育,不停地教育,可能教育方法不一,但目的终究是一样的。许多家长从宝宝还没到达幼儿园的年纪就开始操心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事情,看着地区规划,买着天价的学区房,筛选着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我的天,孩子的笑容跑哪去了?
现如今,大家都住进了楼房,关上门谁都不认识谁,孩子们已经缺少了我们那个年代所应有的童年,肩上背负着一代人乃至几代人身上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或许已经将欢笑置换成喘息,将玩具置换成书本。
我记得若干年前有着这么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然后各种寒门子弟的成功故事如春笋般涌入大家的视野内。是的,知识才是最强有力地武器,它能让你鲤跃龙门,但是知识只有自己愿意去接纳它、吸收它,你才能够运用自如,如果一味地强制性要求孩子接受知识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记得《超级演说家》的刘媛媛曾经提及过一位资深的银行HR所写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篇文章,我突然发现这并不是完全由所谓的贫富所造成的差异,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庭给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你可能无法去左右安排妥当孩子的未来,但是你有能力从家庭教育入手,去培养孩子,去鼓励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只要孩子们用知识去武装自己,却忘记了道德品质的教育,最终的结果我们应该想象地到,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先育人在育才!而幼儿是最适合培育孩子习惯和思想的阶段,可能他们所能接受的信息不多,他们还没有足够地思维能力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所以一切地教导方式以渗透的形式为主体,比如说想给孩子灌输一些良好的习惯,交流与互动是最为关键的。有充分的研究数据表明,父母对婴幼儿说话说得越多,孩子的语言功能就发育得越好。但如果你以为,爸妈对孩子讲话仅仅对他的语言能力有促进,那你就错了。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彼此联通的复杂体系,语言作为认知能力的一种,可以带动其它认知方面的发展,比如逻辑、记忆、推理、社交能力......等等。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他能充分带动孩子的思维逻辑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次跟我旁边的同事谈起孩子的事情,她告诉我他家的孩子让她特别感动,我猜是孩子做了一些帮助妈妈的事情,让她感受到孩子长大了,所以才感动。可是结果去令我很惊讶,竟然不是的。她说,给孩子讲了个《乌鸦反哺》的绘本故事,孩子听了之后摸着她的脸说,妈妈你不要变老,我来照顾你。听完同事讲完后,我看见她满脸都是笑容。是的,哪个妈妈听到这句话不会笑呢,同事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去教育孩子,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为孩子讲解绘本故事,然后感受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更加懂事,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我们虽然整天奔波于苟且,但是还有远方,不要在这个框里打转,跳出来,活在当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只想让你看看今晨的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