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娃的人有个感受,孩子学习新知识很快,成长得快,作为对比,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暮气沉沉,不爱学习,不思进取,采取躺平的姿势提前进入退休/老年生活。是否到了四五十岁就已经把人生主要的事情都经历一遍,该做的、该干的、该经历的都已经完成,世事洞明,一切看淡,赛程过半胜败分明,开始认命,是否应该在第一曲线见顶或回落时,开创第二曲线,就像诺基亚等很多长寿企业那样,一次次死而复生,就像老鹰那样,在爪子老化后选择艰难的重生。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环境,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次。内在的各种问题是第一次,比如,财富管理、健康管理、家庭管理等,比如,陪护癌症晚期患者,无非就是几个问题,如何正视疾病(病人和家人都需要学习如何面对这件事),疾病如何治疗(有哪些方法,人力财力的筹措),病人如何陪护(心理建设、治疗、饮食、护理),其他人如何尽量维持正常生活(平衡病人陪护和其他人的生活),如何提供临终关怀(怎么个死法,以什么样的态度/方式对待病人,遗嘱),如何处理后事(丧葬、遗留物处理、活人恢复正常生活);外在的各种问题是第一次,比如,对新冠的预判,现在重看我在疫情初期写下的文字,显得相当无知和轻率,当2022年底出现感染高峰时,家里紧急囤下几百块的药品,但是,和一个医生聊天时,他认为可适当给重点人群(老人和小孩)备点药,无需备太多,没必要囤药待病,生病时,求医即可。
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注意,其一,人的一生是否应该有个整体规划,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规划,或者说,人生是否应该认真设计,而不是顺其自然,其二,在第一曲线无法延续良好态势时,是否应该开创第二曲线。
人生需要管理,没有管理的人生是稀里糊涂的。人生主题是:读书、财务、职业、健康、娱乐休闲、家庭、友情、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围绕这些主题/目标,进行决策、目标分解、制定措施、执行、应对、改进。人生最重要的是决策,每一个阶段的主题/目标不同,每一次遇到的问题不同,都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都是决策。决策之后是执行,也就是完成一个PDCA过程。
不少人的一生,没有规划、计划,走一步看一步,出现问题再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事事处处都是被动的。按照是否主动规划,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人:A类是慌乱的,无思考的,无准备的,无总体部署的,无总结的,无改进的,B类是有规划的,有措施的,学习型的,积极的,审慎应对的,自我更新的。A类、B类又分成多种类型,B类中有一类人,甚至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不足。问题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有哪些解决方案,分析利弊,选定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问题不能解决的后果应对。解决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第一性原理,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一个是二八法则,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上面说过,人生就是那些主题,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要怎样围绕这些主题书写自己的人生?一种方式是紧扣主题,分解目标,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设计出一条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比方说,财务管理,按照罗伯特·清崎的说法主要问题就是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几项,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提升自身竞争力、开源节流、按价值工程的方式考察开支、适当负债、通过购买指数基金和房产等方式实现资产增值。人生的这些问题就像是一道道数学题目,经过几千年来来不同智者的思考,已经给出很多经典的解法,所谓科学合理的方式,其实就是采用他人的好方法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有清晰的规划设计的人生,我也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应该试图探索更多的人生曲线。这个问题涉及到伦理、价值等很多方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都想过得好一点,过得没那么累,我们都想避免犯下严重的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那么,能否考虑一种折中的方案,适度地管理人生,适度地规划设计人生,酌情考虑是否建立第二曲线。
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天、每一个阶段、每一件事都是新的,我们是想习惯性地重复过去的自己或者重复他人的人生,还是细细审视,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方式、第一次的视角打量一切,这是一个问题。
有规划设计,有管理,甚至有第二曲线的人生,我相信不会很差。好多人可能不愿意像建设一个房子或者制造一台新车那样,按照既定的方式过完一生,总想有更多的自由度,自由探索,自由生长,逍遥快活低过一生。这是一个问题,我没有答案,答案在于我们自己。
也许,科学合理的管理我们需要,自由自在、野蛮生长的方式我们也需要,毕竟,我们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在某些方面、在某些阶段,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在某些方面、在某些阶段,自由探索,自由生长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举个例子,育儿,是放养式管理,还是虎妈式管理,还是两者结合的管理,你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答案,最好的答案也许只有在总结、回顾历史的时候才会出现,不过,那是后视镜,于事无补,我们找不到麦田里最大的麦子,能不能接受一个中庸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的方式结合自由自在的方式,保证下限,上限随意。
既然如此,问题就很简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以自由自在的方式尽情探索,确保不犯致命错误,不完全迷信科学合理的方式,不苛求过程和结果的完全可控,不完全的放任自流,永保赤子之心,以第一次的视角不断审视人生,就像看书一样,常读常新,有一定的模式,而又不囿于模式,这就是第一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