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不注重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总觉得孩子还小,刚上学,不适应。等大了就好了。等孩子到高年级出现问题,就开始着急、焦虑,四处想办法。如果我们父母一开始就把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那孩子以后的学习之路将会畅通无阻。
如何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呢?
一、读题三遍,理解题目要求。
第一遍:看清每一字,让孩子指读。如果孩子不识字的话,家长刚开始领读。较长的句子可以断开读。
这个过程是孩子识字的过程,孩子经常看着字读,时间长了就会慢慢认识这些字。
第二遍:让孩子完整的读一遍题目要求,并说出题意,圈出关键字。
孩子读完题后,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解释题意或者讲解,让孩子用自己的理解的意思讲出来。如果孩子有误,家长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提出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分析。
常用的提问方式有“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要求怎么做?”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第三遍:孩子正确理解之后,再读一遍,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动笔去做。
二、独立解决自己验算。
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当中出现错误,家长不要及时指出来,等孩做完以后,让孩子自己认真检查。
三、有错必改。养成错误不过夜的习惯。
每次做作业之前,先把前面没改的错误改正,再做新的作业。
错题就像孩子上的包袱,只有拿掉扫清障碍,才能帮孩子轻松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否则,这些没有解决的错误,又会带到到新的课程当中,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重,最终导致孩子学习吃力、厌学、自卑、痛苦。
孩子出现错误的三种状况:
1、粗心的错误。
家长发现错误后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次读题。
2、方法知识类错误。
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错,怎么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示,让孩子根据家长的提示去思考。由此,家长可以总结,这块是孩子的薄弱点,让孩子有针对性加强练习。
3,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是通过家长讲解才能理解的。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孩子在中高段的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中高段科目多,内容多,时间紧,复习时有针对性。把课本、作业拿出来,重点对错误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可以高效完成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早培养早收益,未雨绸缪,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