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美好都在这里环环相扣,我们亦在这里满腔热血地构画心中的蓝图。
越长大我们越缺少静下心看一本书的时间,我经常去回想高中初中时能在4小时的自习时间内心无旁骛地读一本书,现在却做不到。我想用大量的忙碌时间填充自己的空白,却只追量而放弃质。如果现在让我选择,也许我还是会选择兢兢业业地忙碌,但一定会毅然决然地舍弃掉一些时间,来真正地充实自己。
我是一个懒散的人,但进入简书后为了写一篇为之抒己见的文章,我会去读有关的书籍,下意识地会在遇见句子的时候,用手机便签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写作,我不清楚。就好像你问一个人布达拉宫的辉煌时你无法形容,我会对他说:
“你站在他脚下时就能感受到灵魂的共鸣与震撼”
对方肯定不理解,你也无法详细罗列一个习惯对你的改变利处,只有自己尝试融入,在未来的某天会感知到:原来这就是写作为我带来的确幸。
我曾经不只一次地将简书比为社会中一方净土,因为我很清晰地能直观看到这里文字的单纯与生命交织的脉络,激励任务、直抒己见、甚至利益都会牵动我们动笔的念头,但在这个能打字就不动笔,能语音就不打字的时代,我们亦然清醒着能在每天厘清自己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因此我庆幸的是能拥有表达的念头,它的融通难能可贵。
在忙碌的生活中疲懒的情绪经常容易上身,想找一个借口休憩时点开简书已然是一个惯性动作,简书似乎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断舍离那些琐事的原因,因为值得。短短6天时间,我也能清楚地知晓一句话:我不清楚能得到什么,但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灵魂应是随时飞起的鸟,向往布达拉宫就应飞到西藏一睹辉煌。如果未来能有时间我还想再去一次西藏,这一次不是用镜头记录,而是用文字描绘它的神韵,书写他的悠长。
未来的日子似乎乏善可陈,但遇到简书后却好似点燃了热情。我们用文字捕捉到生活中的镜头,在写作的征途上一路向北。纵前路山高水远荆棘丛生,但唯有真正地走一遭方才知是不是做成了“别人”,方才能够不被人生喧嚣所湮灭,成为大众理想的牺牲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