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的下滑
1979年,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预言日本将很快超越其他所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他认为,西方国家需要学习日本模式:良好的劳资关系、低犯罪率、优秀的学校和眼光长远的精英官员。傅高义认为这些是一个经济体永远保持快速增长的新秘诀。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1980年,也就是傅高义的书出版之后的那一年,日本经济增速骤然下滑,之后一蹶不振。
对此,索洛模型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由于低生育率和几乎没有移民涌入,日本社会迅速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此后一直下降。
这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才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对于这种观点,换一种方式解读,就是说由于我们没有可靠的方法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日本必须创造出一个奇迹,才能使其现有劳动力提高生产率。
幸福的要素
GDP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质量才能让人感受到幸福。
除了消费,我们还关心价值观和被尊重。好的生活质量会促进消费,但所有人包括贫困者也关心父母的健康,关心孩子的教育,关心自己的声音能否被外界听到,关心能否追求自己的梦想。
品牌
品牌能让顾客产生信任,从而节省挑选的时间。
就像亚马逊为了保持其优质服务的声誉而大费周章。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节约顾客的时间,他们没有要求顾客退回有缺陷的产品。同样的原因,亚马逊则希望与一家完全可以信任的生产商进行交易,最好是一家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而闻名的公司。对顾客和零售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古驰(Gucci)最初是一家高端皮革制品生产商,现也售卖从汽车座椅到香水的所有产品。法拉利,开始是一家跑车制造商,现也出售眼镜和笔记本电脑。消费者购买古驰香水或法拉利笔记本电脑,可能不会指望这些品牌的产品会具有特别的创新性。相反,他们只是非常肯定,古驰和法拉利非常看重自己的优秀品牌,不会出售质量低劣的产品。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购买明显非常昂贵的东西能够带来自我吹嘘的资本。苹果公司一开始只开发苹果笔记本,现则是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
关于贸易
那些足够幸运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凭借适当的技能或优秀的创意,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发挥自己的特殊天赋,最终发家致富,有的甚至拥有了惊人的财富。
《好的经济学》从移民到贸易,提出贸易战不能解决问题。深入浅出的对增长话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GDP只是一个工具,并不能反映所有,幸福感才是。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用浅显易懂的话,表达了深刻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