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策略一 :把握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人理解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刻内涵,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并反映核心的价值观,是教学的落脚点。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刻画结果目标时,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在描述过程目标时,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目标动词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同:定高了,学生达不到;定低了,缺乏挑战性。因此要用好表示程度的语言,对课堂教学准确定位。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目标
策略二 :深入解读文本
在宏观上要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编排一直遵循同一知识“螺旋式上升”、不同知识“交替式增长”的原则,从而出现了不同的知识单元。
在微观上要深入解读教材。要解读教材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要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还要解读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材上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目标
策略三:直面学生现实
准确地了解学情,是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
了解学生什么?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必需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喜欢的方式是什么?等等。
怎么了解?问卷调查、访谈、作品分析、课堂观察等。
案例:“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吴老师支招----
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
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
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