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节里话孝道

清明节里话孝道

作者: 朱玉林 | 来源:发表于2024-04-03 07:36 被阅读0次

    清明节里话孝道

    朱玉林

    今天是清明节,这个节日起源于周代,主要是祭祀祖先,传承孝道。

    说起祭祖和孝道,这引起我对家乡,一个以孝子事迹而闻名的村子孝子陵村的回忆。

    位于岐山县城南约5公里,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老家--孝子陵村。据岐山县周文化研究会终身荣誉会长郑鼎文先生考证:孝子陵,明万历《岐山县志》记作孝子村,以学童至孝为父母陵墓每日培土的故事而得名。

    明朝时,今岐山县凤鸣镇的孝子陵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名字叫方贵,父母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为报父母的恩情,他在去学堂读书路上,天天用衣襟包新土,添在父母的坟上。日久天长,父母的坟就像一座小山。

    方贵发奋读书,后来终于考中了举人。为了弥补自己的一片孝心,方贵为父母亲重新修了陵墓,并立石碑纪念。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皇帝根据地方官员奏折,“遂降旨赐村名孝子陵”。皇帝给方贵还赐了一块亲手书写的“孝子陵”三个大字的金匾。

    由于有皇帝御赐的这块匾,慢慢地,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孝子陵了。孝子方贵的动人故事也就流传下来了。先哲说:百善孝为先。孝子陵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蕴含着极大的教化价值。

    孝子方贵为什么出在这里?原来就因为我们村古代处在周文化核心地带。村子北边有召亭村(刘家塬村),史料记载这里是“周初三公”之一的召公奭在树下听讼的发生地。

    召公关心人民,勤于政事,经常巡行乡里,听老百姓诉讼,随即在大树下为他们审判断案,排解纠纷,处理民事争端,此地流传着召公奭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的甘棠遗爱的故事。

    南边与庵里村连着。庵里村里的“资福宫”数百年来香火茂盛,古柏参天,紫气缭绕。尤以早晚烟雾带着霞光飘飘然向西北而去,“资褔烟霞朝周公”因此成为岐山县八景之一。

    村里的人们对“凤鸣岐山”“文王访贤”“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作乐”等西周历史和发展的故事耳熟能详。特别是对孝道文化,有着世代传承。

    我们村在祭祖活动中,人们会准备祭品,如鲜花、果品、饭菜、酒水等,放置在墓前,焚烧纸钱、纸衣等祭品,以示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人们还会清扫墓地,修整墓碑,表达对先人的关爱。祭祖活动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也是对家族历史的传承,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除了祭祖,清明节我们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这些活动让人们在祭奠先人的同时,也能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生命的美好。

    清明节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日,它既承载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也传递了中华民族尊亲孝道的价值观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寄托哀思,感恩先辈,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里话孝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bd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