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继续《佛畏系统》,偶尔也会翻翻其他的书,但以这本书为主,读起来没有那么快。
读了两章“学习和研究系统”和“社会是个大系统”。发现万老师写书不按常规套路来。就拿章节题目来说“社会是个大系统”虽然也是一个陈述句,但不常见。换做其他人用的可能是“社会大系统”了。再比如“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说明你在机场待的时间太长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及“价值投资”还可行吗”这样的章节题目别人是不会用的。
今天写这篇笔记,我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书中的观点,不容易把书读薄。也很难产生自己的观点,还是思考不深。
写几个让我印象比较深的观点。
1、历史不会重演
历史其实是一系列意外事件的集合。
因为历史有三个规律:
一是时代会有结构性的进步。所谓结构性的进步,就是这个东西不仅仅是新鲜的,而且它对世界有系统性的改变,比如原子弹,抗生素。
西方的个人主义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历经千年演变出来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史》一书说到: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做事的风格,过去两三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曾国藩不适合当现代人的励志偶像。
第2个规律是:人其实可以吸取历史的教训,而正因为人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历史才不会重演。
第3个规律是:历史有连锁反应效应,所以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2、大人物为什么没意思
赫拉利正在变得没意思。《人类简史》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这是一本非常犀利的书。但他的第3本书《今日简史》,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赫拉利正变成一个思想商人。
赫拉利和平克这帮人已经从学者变成了品牌,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要为思想负责,而且还要为很多人负责。如果你要为很多人负责,你就会变得没意思。
人工智能技术远远不是外行想象的那样,本质上都是机器学习,非常笨拙,应该叫“人工不智能”。
3、正确型人才 vs 优异型人才
正确性型人才专注于怎么把事情做“对”,优异型人才,专注于怎么把事情做“好”。对,是有标准的;好,是没有标准的。
礼仪小姐是正确型人才,明星是优异型人才。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传统中式教育培养的是正确型人才,什么东西都有正确答案,主要使用负反馈,学生有标准化的榜样,讲究意志力,组织性和纪律性。
优异型人才需要用正反馈的方式训练,看你哪方面强,就加强哪方面的训练。
4、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
据说陈寅恪先生幼年时拜见历史学家夏曾佑,夏先生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高水平读书境界---全覆盖。有什么书你都读过,有什么人你都认识,你对整个局面有智力掌控感。谁一出手你就知道怎么回事,这就叫全覆盖。
欧阳修做主考官,给苏轼的考卷打了个第二名的典故,展现了欧阳修的掌控感和敏感度。读书读到一定水平,你眼中的世界不再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有限的。
万老师认为全覆盖并不神奇。
什么样的书应该精读呢?是熟悉+意外。也就是选那些既能跟你现有的认知感产生共鸣,又让你感到些许意外的书。
5、调研的心法
调研是使用综合手段,从公开信息中寻找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把一个问题给说明白。
好的调研必须从好的提问开始,我们要区分问题和提问。问题可能是隐性的,难以言传,而提问必须是显性的,把问题限制地越明确,搜索效率可能就越高。
调研要有逻辑脉络清晰的调研路线图。要承认搜索是有极限的。
要重视信息的可信性。卓越的调研者,会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关键的信息给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来源。
调研必须以问题为核心,所有的提问,所有信息都是为那个核心问题服务的。
“思维密集度”,就是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除以你阅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比如作者用了1000个小时才写出这么一本书,你两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就是500。
当你选定一个领域展开学习的时候,史蒂芬. 科特勒在《不可能的技艺》中,建议你找其中5本书来读: 第1本是通俗易懂的畅销书;第2本是热门书,通俗性稍弱一点,技术性稍强一点;第3本是有专家视角的书;第4本是一本真正的硬书,是最难啃的一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书;第5本是关于某一领域未来走向的书,它能让你感知到最前沿的东西。
6、创作者的悖论
“外部激励”是别人对你的认可,“内部激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内在要求。
创作的最大回报,是施展了自己的理念。
搞创作,并不是一件向着一个方向拼命使劲儿就能成功的事,创作是个悖论。这个悖论是:你要是一味地迎合市场,你反而得不到市场,你要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就做自己,反而可能引领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