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半撇私塾新媒体创意写作项目里程碑作品一。
认识相亲
最好伴侣是能够协同进步
现代婚姻是寻找亲密战友,精彩的探险之旅在后头。两个人一起奋斗,互补不足,经营好了婚姻,你会变得更好。两个人一起构建未来。所以相亲就是寻找你的终身合作伙伴。有人说:当你转变成一个可以和他人协同进化的人,就是把自己嫁出去了。因为Mr Right是你驯化出来的,不是你发现的。驯化不是谁养活谁,而是彼此共同投入一段时间,结成一种关系,从此对方在自己的生命中都是一个唯一的存在。
男女有别
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热情、健谈、外表好看的人吸引人,此外男人喜欢挑年轻的、身材好的,女人喜欢挑受教育程度和收入高的。
相亲千万不要找老实人
虽然我也被大家一再尊称为老实人,当我看到熊太行的论述后。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千万不要随便找个老实人嫁了。除非你说的是气话。为什么呢?
熊老师认为老实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读书的时候中等或者中偏下;2.30岁了,几乎没谈过恋爱;3.内向,羞涩;4.话少沉默;5.不太会社交;6.吸引异性比较困难;7.有一份工作,收入不高,但很少失业。
这样的一些特点是跟我们理想中的伴侣搭不上的。我们喜欢的是热情和正能量,社交能力强、健谈,外表好看,教育程度和收入高的人士。这样的伙伴、战友才能使我们有所进步。熊老师还重点强调“老实人”就是人们给那些没有特长的人的标签,似乎唯一的优点是性格好。熊老师接着又说:“老实人真的性格好吗?”真正的性格好,就应该是阳光、健谈、注意自己的外表的人。所以老实人的“性格好”,其实是内向、回避冲突、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沉默寡言……很多种心理障碍都有这样的表现:
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找个老实人”其实是一种对婚姻发展情况的不满意,如果家中长辈建议你“找个老实人”,或者塞给你一个老实人,那就是“逼婚”。
不过对此我有一点补充,并不是“老实人”不好。有时这个词也要看语境。如果是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当公务员,而并领导称为老实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评价。因为习大大就很喜欢老实人,当老实人,干老实事。不要让老实人吃亏,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讲话或者是一些机关报刊上。在机关事业单位里的老实人指的是那种特别会干活,特别能解决问题。遇到领导交办的任务不叫苦不叫累,重要的是不推诿。而且功成不居的那种人。相反如果被评价为“不忠诚、不老实”也就是要落马的。
如何决策
长期规划
从经济学上说,你不可能找到最优最适合你的伴侣。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个侄子曾经给他写信,说要为了女朋友放弃事业,跟女朋友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因为这个女朋友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真爱。弗里德曼就回信说:当然,你可以做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认为这女孩儿是你一生唯一真爱的话,那么我以一位统计学家的身份告诉你,世界上两个唯一真爱的人相遇的概率是零。茫茫人海,你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根本不可能遇见对方。
你不可能做出最优选择,但你可以作出最满意的决策。记住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参照《指导生活的算法》一书,如果一个女孩打算在19-40岁之间,也就是21年时间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可以按照“37%理论”(为什么是“37%”?不知道,自己找书看),在21年中的37%,也就是7.77年来交往或者相亲不同的男士。可能有你看不上别人,也有别人看不上你的。做好记录呀。到26.77(19+7.77)岁时,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嫁给从那一天开始她遇到的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男士,并不再寻找更优方案。如果是男生呢?那也一样。把嫁改为娶呗。
科学判断
遇到相亲对象,是否决定前去相亲。可以通过决策树和概率树等商业工具,预测未来的结果,寻找最优方案。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一个女孩看中一个男孩只有两点,脾气好和有钱,而这两者的在女孩心中的权重一样。假定脾气好又有钱是最高分10分,脾气差又没钱最低分—10分。脾气好而没钱或脾气差而有钱就是5分。我们再引入概率,比如脾气有多好需要了解观察,现在没钱可能以后很可能会有钱,这就给事情增加了不确定性。加入一个人脾气好的概率是80%,有钱的概率是20%,相应可以推出脾气差的概率是20%,没钱的概率是80%。脾气好坏和有没钱两个维度可以形成一个四象限。就是脾气好有钱,脾气差有钱,脾气好没钱和脾气差没钱。刚才我们已经给这四种情况赋分。现在再加上概率运算。脾气好有钱,80%20%10=1.6,脾气差有钱,20%20%5=0.2;脾气好没钱,80%80%5=3.2;脾气差没钱,20%80%(—10)=—1.6,全部可能性加起来的收益是3.4分,可以见一面。
如何观察
用产品经理人的思维,可以从五个层面观察相亲对象。第一层,感知层。一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等等。第二层,角色框架层。一个人在职业中,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上述两层都是浅层的关系。如果我们寻找终身合伙人,我们还要继续挖。第三层,资源结构层。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第四层是人的能力圈。第五层是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他对他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的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的存在感极度让他不爽,让他烦躁。如果你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对自己是怎样一种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的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对自己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相亲也行,不结婚也行,结婚也不过是一件小事情
《单身社会》一书认为未来人类社会存在一种可能,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以单身的方式度过一生。目前七分之一的美国人选择一个人过一辈子。百分之六十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人选择一个人过。百分之七十的日本青年独居。
后记
其实我是不喜欢相亲的。上述内容主要是得到平台上《超级个体》、《精英日课(第一季)》、《五分钟商学院》、《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产品思维课》、《关系攻略》及其他罗辑思维公众号文章综合总结的,算是自己的一份读书笔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