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原创】
关于我的妈妈,她有太多的故事。妈妈在我的印象中美丽能干,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可惜她死于特殊的年代,那年我才十二岁。
2017年,我和黄老师、德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过一期有关老照片的节目,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节目做完后迟迟没有播出。直到年底再去央广做节目时,编辑小杨告诉我,我们那期“老照片”的节目准备参加年底的全台评奖。后来小杨说,她如愿以偿了。
有天我看到微信公众号里有一首有关黑胶唱片的音乐,于是我就想写一篇与黑胶唱片有关的文章,献给我的妈妈。
01
提起 “黑胶唱片” 这个充满文艺味道的东西,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太熟悉。但是在过去,上世纪黑胶唱片正经火过一段时间。
随着改革开放,黑胶唱片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成为大家娱乐的方式之一。但是黑胶唱片相当于马鞍,还要有一台留声机才能放出音乐来。
记得小的时候,妈妈在家时,无论是洗衣服,还是做饭,家里总有美妙的音乐。比如,妈妈洗衣服时,她会放上音乐,在旋律中一上一下的搓洗衣服。因为唱片的播放时长大约为半个小时,中间需要翻面,妈妈会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一擦手,小心翼翼地将唱片翻面后,继续坐下来洗衣服。妈妈一边洗,嘴里会一边轻声地跟着哼唱。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黑胶唱片几乎是一种奢侈品,是高雅格调的代名词。到了六十年代,留声机已不再是手摇式,发展为电动式,插上插销,打开开关就可以自动转动了。黑胶唱片有着丰富、细腻、温暖、独特的声音质感,属高保真类,能完美再现原声音。我家里的唱机是33又1/3转的,使用密纹唱片,每面约有六首歌,大约三十分钟。
02
妈妈是个很有文艺范的人,妈妈上中学时是学校里的校花,倒不仅是因为妈妈长得漂亮,重要的是妈妈有着超出当时周围同学的眼界和聪颖。
妈妈的家里算得上殷实,甚至可以说是富裕。外祖父有一份省财政厅的稳定工作,因为他业务能力超强,算盘打得精准快,账目上从不出错,为人又正直,换了几任厅长,外祖父都能留任。甚至有的厅长调离,还要带着外祖父一起走,因此外祖父家从安徽搬到了南京,后来又回到了安徽。
妈妈家里有兄弟姐妹四人,妈妈最小,上边有三个哥哥。外祖父十分疼爱他的这个聪颖伶俐的小女儿,三个哥哥也把这个小妹妹视为珍宝。三个哥哥都很有出息,都考上了大学。二哥最聪明,会给妈妈讲最时尚的事情;三哥当了海员,走遍世界,总会给妈妈带来世界各地的新鲜玩艺,比如:口琴。
没人教妈妈怎样吹口琴,她无师自通,竟自己学会了吹口琴。妈妈站在学校女生宿舍二楼的走廊上吹口琴,几乎成为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此外,妈妈受五四影响,在学校里还演文明戏,妈妈当然是戏里的女主角。
1944年,一支八路军的队伍从妈妈的家乡路过,妈妈和另两个女同学去八路军驻地,帮助八路军伤员换药、包扎、烧开水、洗纱布,还进行慰问演出。
解放前夕妈妈进了政府机关,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在业务上,妈妈和她的父亲一样,是一把好手。妈妈还挺着大肚子完成了人民大学的毕业考试。妈妈在机关里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兼做工会干事,自然会经常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妈妈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文艺爱好,几次在机关里演出话剧,并担任女主角,至少我就看过两次。
在下放农村时,妈妈和我说过,当时她打算跟着八路军的队伍一起走,原定部队晚上七点出发,一位八路军大姐让妈妈回家拿几件换洗衣服,可是部队提前出发了。她的两个同学一个南下时牺牲了,一个住在国防大学。妈妈说,她当时要是跟着部队走了,她现在应当在总政文工团工作。
或许是妈妈有着这样的文艺梦想,妈妈买了留声机和许多黑胶唱片,越剧《红楼梦》、《梁山泊与祝英台》,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还有《茶花女》,都是整套的。这里边妈妈最喜欢越剧《红楼梦》和歌剧《江姐》,而《茶花女》是专门为爸爸买的,爸爸在大学里读的是英国文学专业。我小的时候,早晨醒来,满屋子飘荡着优美的旋律,带着花的芳香,一点一点地沁入了我的心脾。
妈妈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发烧在家,一个人被锁在屋子里。妈妈下班回家后,还没有进家门,听说对门邻居家小妹姐姐的脚崴了,妈妈连忙用自行车驮着小妹姐姐去了医院。晚上,爸爸埋怨妈妈,说我吐了一地。妈妈说,小妹过两天中央少儿合唱团要演出,当然要快些带她去看。
后来,家里的黑胶唱片作为四旧被打碎烧掉,唱机也被爸爸送进了委托行。妈妈是那样的不舍与无奈。但妈妈还是偷偷地将歌剧《江姐》中有“春蚕到死丝不断”的那一张用报纸包好,藏在了衣箱的最下面。
再后来,我们去了农村,妈妈在那里离开了人世。爸爸曾为妈妈写过一首诗,最后两句大概是“永定河畔埋白骨,锦鸡岭上映红霞。”爸爸去世后,我试图找到那首诗,翻遍了爸爸的本子,但都没有找到。
直到前几年我回老家做清明,回到了乡下的祖宅,才知道祖宅后面的那座山叫“锦鸡岭”。听住在祖宅里的老人说,“五娘披个围巾在肩上,再漂亮不过了。”
1995年,我在报社当记者,见到一位领导叔叔,他见到我第一眼时就愣住了,之后他准确地说出我妈妈的名字,和我聊起我的妈妈。当年他见妈妈很有革命热情,动员妈妈投身革命,可惜部队提前开拔了。叔叔详细地询问妈妈的情况,听了我的讲述,连连说遗憾,遗憾,太遗憾了。
03
上世纪90年代,镭射唱片(CD)大行其道,镭射唱片体积小巧、携带方便、集数码重播镭射技术于一身,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最佳的欣赏媒介,因此迅速占领了音乐市场。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一度停止生产,变得销声匿迹了。
随着MP3、MP4、数字音乐的层出不穷,黑胶唱片更成为不合时宜的老古懂。但是,在许多人热烈拥抱数码影音技术时,仍然有人钟情于黑胶唱片,那是神秘的、怀旧的、温暖的,其独特的质感,有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那是个纯真的音乐世界。
午后,阳光明亮,沏上一杯红茶,选择一张33又1/3转的唱片,或是一张45 转的唱碟,将唱臂轻轻的放在唱片上,当音乐响起时,又回到了那个温暖的时光中,又可以见到了妈妈。
想起我小时候,大概只有六七岁,歌剧《江姐》“春蚕到死丝不断”的大段唱腔,我竟能一字不落地唱下来。那是耳濡目染的结果,是妈妈血脉中流动着的文化基因对我的洗礼和筑奠,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妈妈,愿天堂里有鲜花,有音乐,有梦想,也有爸爸的陪伴。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