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苦,吃点糖尝点甜味。
骨折第49天,清早起床继续泡脚。边泡边学习些生活常识。
起床就叠被子、饭后刷牙、洗澡搓“泥”,这些“好”习惯,暗藏健康隐患。
起床就叠被子,这样做不利于健康,相反还可引起螨虫肆虐。
由于人在睡眠中,皮肤会排出大量水蒸气,脱落的角质也会沾在被褥上,形成潮湿、富有角质的环境,特别适合螨虫繁殖。
如果一起床就把被子叠好,汗液就会留在被子里,时间一长,不仅被子会发臭,影响睡眠舒适度,还给病原体创造了生存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方式:起床后先将被子翻个面并铺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让被子上的水汽蒸发。待洗脸刷牙、早锻炼都结束后,再把被子叠起来。
用洗碗布把碗擦干
洗好碗,相比把碗筷沥干,用布擦干似乎更方便快捷。然而,看似干净的擦碗布上很可能存活着大量细菌。用这类布擦刚洗完的碗筷,往往会导致碗筷被污染。
正确方式:把餐具放置在架子上沥干,然后再逐一放入消毒碗柜。
用棉签掏耳朵
经常用棉签掏耳朵,容易引起耳道发炎、湿疹等问题。
耳屎对耳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其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从而阻挡外界尘埃颗粒、昆虫,以及微生物的进入。
此外,耳屎还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鼓膜处于最佳状态,甚至有轻度杀菌作用。
正确方式:不建议经常掏耳朵,特别是用棉签掏耳朵,如果要清洁耳朵,最好只擦拭耳廓部位。当出现耳屎栓塞的情况,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处理,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耳屎。
饭后立即刷牙
牙齿脱落、牙缝增大,吃饭容易塞牙,一些人便养成了饭后刷牙的“好习惯”。
然而,用餐时,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使牙齿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的牙釉质软化。
因此吃完东西就刷牙,会加速牙釉质磨损,长此以往,反而会更容易蛀牙。
正确方式:饭后可以漱口,或使用牙线清洁牙齿。要刷牙的话,应等到饭后30分钟再刷,并选择软毛牙刷为佳。
长期用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口腔细菌有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同一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减弱抑菌效果。
正确方式:如果使用功效性牙膏,最好是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牙膏换着使用,或同时准备几支不同款的牙膏交替使用。
此外,药物牙膏不能治疗口腔疾病,如果出现口腔问题,还是要尽早就医。
变质食物煮沸再吃
细菌分泌的毒素不能被高温破坏,因此,加热处理变质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正确方式:变质食物应当丢弃,不要为了节省再吃,以免因小失大。
洗澡搓“泥”
人的皮肤有一层“保护屏障”,它由角质层、脂质膜构成,不仅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避免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流失。
而洗澡时使劲搓,很可能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尤其是皮脂分泌不再旺盛的老年人。
正确方式:建议洗澡时用柔软的海绵蘸温和性质的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适当搓洗,频率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周一次,沐浴后最好涂些身体乳保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