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去和出租车司机的对话如下:
简单的聊天后司机向我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乘客用叫车软件叫了快车,而后快车在载客的路途中出了事故,牵扯到赔偿问题。司机大叔问我:你说这应该是谁进行赔偿?
我不假思索的说:保险公司呀。
司机大叔兴致勃勃的说:法院判定乘客进行赔偿。原因是,私家车量并非运营车辆,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而快车司机与乘客的关系是雇用关系,所以判定乘客进行赔偿。
而后我就看向了窗外没有认真听司机大叔的言语,也没有更加深度的去讨论这件事情。
现在尚且不讨论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以及大叔所说的法律依据。我只说我说的那句:保险公司呀。这背后的本质问题。
首先我没有真正的去想这件事情,所以说出了这样不经过大脑的话。(也算是“正常思维”的结果)。但是这里我们用“元认知”的概念去思考。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和你日常是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是否相似。
在选择工作上:老师和你说,你适合IT、不适合运营。你就选择了IT。
在学习上:别人说你笨,不适合学习,你就傻乎乎的,毕业后就不看书了。
在感情上:别人说你情商低,你就感觉自己在谈恋爱这件事上是傻子。
在选择区块链投资上:别人说BNB好,你就拿着子弹开枪。
。。。。。。。。
你说话背后的机制是这样的:别人说出事件,给你一个答案,你就认同了。其实其中缺少了自我的反思、及确认这个答案准确性的过程。
类似的事情,我自己也做过、我相信以后我也会做,但是应该会慢慢变少。原因是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他说的对吗?为什么对?依据是什么?
如同李笑来老师说的:多问为什么。
有了这几个反问,结果也就会浮出水面。以投资区块链币种为例。
别人说BNB好,你自我反思
为什么好?因为其愿景好?团队好?
那么接下来就是去找寻你思考的答案,看白皮书、看电报、了解其团队,等等等等。
所以在决定说或者做之前,给自己的嘴上和手上加一个叫元认知的“阀门”!
请相信以上我说的都是错的,如果错的厉害,请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