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三毛父亲写给三毛的信,信中说三毛1986—1989这三年时间,她从国外回到中国,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台湾她也有自己的公寓,她却选择陪伴父母左右,她想尽尽孝心。可人一旦长大,再和父母住一起,难免会产生矛盾,三毛最后给母亲写了一封信,离开了父母家,什么都没有带走,包括荷西的照片。她写给母亲的信被她父亲看到了,他看完后把信收了起来,并没有告诉妻子,可能怕信的内容伤害到妻子。
三毛写给母亲的信,我没有找到原文,所以不得而知她信的内容,从他父亲写给三毛的回信,我了解到三毛其实是住不下去了。她的父亲在信中提到,三毛在国外独自生活了二十二年,早已经跟父母兄弟姐妹融不到一起了,她回来住在父母家里,父母亲也觉得不习惯,因为孩子长大后就再也不是父母的孩子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谁也改变不了谁,只能是互相适应,可三年后三毛适应不下去了,她走了,同样她的出走在父亲看来也是解脱,他也不必小心翼翼地跟这个沙漠中的女儿一起生活了,她留言不让兄弟姐妹联系她,说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三毛的父亲在信中提到:“我一直认为,女婿有一句对你的评价是很正确的。他曾告诉我:'你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家庭主妇。'我也在海外你的家中亲眼看见你持家的专注和热情,可当你回到父母家中来住之后却是个凡事绝对不管的人,你不扫地、不煮饭、不熨衣服,更不过问家中的柴米油盐。我并无任何对你的责怪,只是不解其中的改变所为何来。你曾经也有过煮菜的兴趣,却因你坚持一个原则:谁掌锅铲,谁当家。于是你在家务上十分留心,不去碰触母亲的权力。你也懂得守礼,绝对不进我的书房。”
曾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荷西走后,性情大变,她的心里可能觉得和荷西在一起才是家,才是自己的生活,而父母家却不是。所以她绝不逾越规矩,可她的这些做法父亲并不能明白,越是守礼越是跟父母之间的隔阂巨大。我们每个人成家立业后,面临着和父母的分离,各人应该有各人的生活,父母年纪大了,其实更想独处,他们也不想孩子再回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因为要彼此适应。而三毛的一些做法,父母显然不认同,他们也在忍受三毛,却不忍苛责她。
父亲已经看破三毛,并且已经接受三毛的离开,他写道:“平儿,我看你目前已有所参破,但尚未了 ,还记得你对我说过的话吗?你说: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必须了。你答应过你母亲不伤害生命,所以肉体就不能了,肉体不了,精神不可单独了断。”
这好了歌是《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唱的,原文是这样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文中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三毛对这句话的解说挺好的,只是她答应母亲不伤害自己的生命,说到就要做到,肉体不了,精神就不能了,所以她那时只是暂时离开父母家,还没有对人世做最后的了断。
她的父亲在信中提到生死,他道:“再谈谈对生死的看法。世上一切,有生就有死,任何东西一产生就走向灭亡。世上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消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并不是坏事,这是一个过程。人生一世最后撒手而去只表示使命的完成,所以佛家把它叫作圆寂。只是世俗的感情把事情弄得复杂了。”
父亲写到这里,内心已经接受三毛的一些做法,甚至觉得三毛可能会出家,会了结自己的生命,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这个女儿是与众不同的,她不可能走正常路线。一个人孤单久了,思想就会发生变化,三毛在荷西死后,一个人寡居多年,看淡了人世间的一切,她变得更加孤僻。
我一直觉得人应该有婚姻,不结婚的人,她们的行为比较怪癖,他们的心态都不大好,一个人住久了便会变得神神叨叨,不似正常人。我也不觉得找到灵魂伴侣是好事,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一直依靠别人,灵魂伴侣一旦离开人世,我们会经受不了打击,会做出出格的举动。红楼梦中黛玉的离世,给了贾宝玉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使他娶了曾经最喜欢的宝姐姐,也不能改变他想出家的想法。因为林妹妹走了,也带走了贾宝玉的心。他心已死,对人世没有太大的留恋,所以宝玉选择出家,在庙里渡过自己余下的人生。正如三毛所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灵魂伴侣去世后,我们的灵魂也会被带走。我是一个世俗的人,喜欢世间的一切普通生活,太出世的生活我过不了。在我看来人应该活得简单一些,简单才能快乐。
三毛父亲说:“你的母亲以为你的出走又是一场演习,过数日你会再回家来。可我推测你已经开始品尝初次做神仙时那孤凉的滋味,或者说,你已一步一步走上这条无情之路,而我们没能与你同步。你人未老,却比我们在境界上快跑了一步。山到绝顶雪成峰,平儿、平儿,你何苦要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平儿,你最是有血有肉之人,你自绝于家庭,又不肯上班,也不想前途大事,为父的我,巴不得你凡心未泯。
平儿,对于你的未来,我没法给你什么建议,为父的我,无非望你健康快乐。而今你已走到这大彻大悟的境界里,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你自会顺其自然地过下去,虽然在旁人看来,也许你太孤单了,但我想,这恰是你所要的。在你的留书中提到,希望手足们也不必刻意联络,这一点我会告诉他们。你说,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看得出来,父亲对三毛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三毛已经走到大彻大悟的境界里了,而他父亲的其他几个孩子都是热爱生活的俗人,无法跟她产生精神共鸣。
从三毛的生平来看,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小时候的她就跟普通孩子不一样,逃学后一个人躲在坟地里看书。我们没有几人能做到,她喜欢去屠宰场看宰杀牲口,看完之后有种满足感,我实在不能理解她的一些奇怪的做法,我到现在也不敢看杀生,场面太残忍太血腥。
我们家的邻居是卖羊肉的,他们隔一两天就会杀一只羊,有时路过我就会看到那种血腥场面,现在人对待牲口的态度我极不认同,他们不给羊儿一个痛快,他用刀把羊皮割下来,然后让羊儿在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后再死亡,羊儿一声声的惨叫让人听了很不忍心,过程极度残忍。
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说家里养的小动物是我们前世的亲人,要善待它们。看到这里不管是真是假,我都觉得我们更应该善待周围的一切,父母,子女,小动物,他们都是我们在世的有缘人。
三毛上初中时因为老师的做法伤了三毛的自尊,导致她一度自闭,让父母心里受尽折磨,好不容易从自闭中走出来,却几度面临感情上的挫折,她远渡重洋,一个人在大洋彼岸生活了几十年。她从那个性情怪异的人写,到最后跟荷西在沙漠组建家庭,两人简单幸福的生活,她和邻居睦相处,教他们认字,给他们看病,她的改变是巨大的。
三毛曾经写了一首歌,原名叫小毛驴,最后改为《橄榄树》,歌词这样写道: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这首歌对我们如是说:“家园在自己心中,归宿在灵魂深处。能安妥灵魂处便是我的家园,哪怕千里万里,无论异国他乡!”
对于三毛来说,直到遇见荷西,直到荷西的出现,她的心灵才有了栖息地。只有嫁给荷西,她才做了一次真正的完全女人。跟荷西结婚的七年时间,虽然也有不快乐,但这时的她健康阳光,她的文学作品是欢快的,她的生命是鲜活的。
可惜命运总爱跟她开玩笑,就在她以为幸福来敲门时,荷西却意外死亡,而且是父母来加纳利群岛看他们的时间,还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天死去,这对三毛的打击是致命的。她几度昏厥过去,几度想要追随荷西而去,可看到身边年迈的父母,她暂时收起了那样的想法。
三毛回到台湾,琼瑶让三毛来家里找她,她们是同类人,彼此了解对方,她知道荷西的离世对三毛的打击,她再三劝三毛不要做傻事,要坚强地活下去,直到三毛答应要好好生活下去,才放三毛回家。
1990年,三毛创作的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出版。写得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故事,后被拍成电影成功上映,这部作品为三毛的一生画了圆满的句点,她于同年在台北的一家医院自杀身亡,或许这是她给这滚滚红尘做的最后的道别。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附上歌词: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焦灼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这歌词不仅是写给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更是有三毛自己的人生。有人说三毛的死是她通灵的结果,荷西死后,她想跟死去的荷西对话,想象跟荷西阴阳交流,最终导致她产生幻觉而自杀,因为她的死很蹊跷,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怀疑。
三毛喜欢读心理学、哲学类的书籍,读这类书的人本身就比较悲观。书读多了,人会变,有的人越变越好,而有的人却变得不似正常人,他们会照着书上写得去做。所以孟子才会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们读三毛作品,不必全盘接受她的思想,只看她积极的一面,对于过于消极的一面,我们看看就好,不必照做。我们也尊重三毛,不对她的做法做更多的评判,我们不是她,不了解她的内心的苦楚,也许早早结束生命才能让三毛逃离人世间的痛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