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 linbell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6:30 被阅读0次

  当一个人站在地上,抬起左脚时,他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抬起右脚。原因就在于他抬起了左脚,已经“有所为”、“有所争”。而当他处于“无为”、“不争”状态,即两只脚站在地上时,他可以随时抬起一只脚,必要时还能双脚起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为防止已灭亡的六国王室“春风吹又生”,索性来了个强制性的大搬迁,每灭一国,必将该国的富庶大家连根拔起,迁至西部,便于监视。公元前228年,秦国灭掉了赵国。不久,部分以大富商、大地主为代表的赵国人就踏上了前往西部的旅程。当时可不像现在这么交通发达,至少有上千里的路程,人们只能一步步用脚丈量。能不能少走点路呢?能。等一行人走至今四川广元的葭萌关时,一些人开始贿赂押解他们的秦军,希望各位“军爷”行行好,就让他们在此安家。这些秦军倒真有些“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职业素养,当即应允。于是,西行的赵国人大部分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一对卓氏夫妇,他们也像别人一样,行贿秦军,但他们却对秦军提出了一个不近人情的要求:请允许我迁到更远的临邛去。这种行为立即被同行者鉴定为“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岂是那么好走的?好几百里山路,还推着行李,想想脚都疼!而且没有意义啊!去那干什么?但不管怎么说,秦军答应了这个请求。于是这对夫妇继续上路,又向南走了数百里,最终抵达了临邛。临邛有什么?有铁矿。卓氏夫妇有什么?有冶铁技术。铁山碰上冶铁技术,那就是金山。卓氏在临邛以廉价食物招募贫民开采铁矿,冶炼生铁,铸造工具,不仅供应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所需,还远销周边地区。短短数年,卓氏就成为了巨富,拥有家僮千人。后来,卓家的后人还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当垆卖酒”的卓文君,就是卓氏后人卓王孙的女儿。

  用今天的话说,卓氏的做法叫做“蓝海战略”,也即绕开那些人满为患的领域,寻找市场上的冷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24堂历史课》

相关文章

  • 2018-12-19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不争者无敌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

  • 不争者无敌

    1我读到了什么?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 2019-07-31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闲言碎语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这句话告诫:人不与人相争,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女人不争是非,不争输赢,...

  • 上天在安排人类的命运时,更愿意把福报奖赏给那些与世无争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的意思是,唯拥有与世无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能与...

  • 他不争,大汉朝的天下却莫能与之争

    老子曾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 夫唯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 不争,不显,不露,心善志坚

    道家思想的,道家的原则: “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不争不辩,不攀不比,按自己的活法生活

    01 《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mu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