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只需开始,无所谓早晚,尤其是在孩子成长这件事情上。
同龄的小朋友开始玩儿过家家的时候,多多还在执着于疯跑。不过,多多属于爆发式选手,但凡学得一样,便是一串,一圈的学来。如今的过家家也是如此!
想来,多多的过家家是从小姨教给他如何“假吃”开始的。多多总是喜欢用嘴去测试不同的东西,比如手电筒,纸张,笔,积木等。自从学会假吃之后,这个问题不但迎刃而解了,而且多多还收获了“过家家”。
多多看着一桶小积木,不知如何下手,就索性下嘴假吃。吃着,吃着,他就开始假装和面、擀面,随后围绕面发展出一整套活动来,切面条,包饺子,吃饭,洗碗等等。守着一堆积木,加之想象,玩的热热闹闹,不亦乐乎!
第一次吃过披萨后的几天里,披萨就成了过家家的主题。往往是玩着玩着,多多就说“我要吃披萨,妈妈,我们吃披萨吧”。就这样,我们为彼此做了很多不同口味儿的披萨,草莓味儿是多多的最爱。
自从在姥姥家学得冰淇淋之后,冰激凌便取代披萨,成为过家家的新宠。我们依然是从那句“好吃,吃吧”开始了我们的冰激凌之旅。我们的冰激凌口味儿甚多,除了常见的草莓味儿,苹果味儿,香蕉味儿之外,我们还开拓了土豆味儿,油条味儿,桌子味儿等冰激凌呢。没错,但凡叫得上名字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冰激凌口味儿。
多多的冰激凌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喝呢。天热需要补水,如果直接让他喝水,可能会被拒绝。可是,如果我说我们喝冰激凌吧,他便欣然接受,而且一准儿还会对口味提出要求呢。往往是喝完一杯冰激凌,还会喝一杯同样口味的药药。孩子的思维,大人怎么能理解得了呢?假的在他们眼里也是真的,也许,这才是对天真的最好解释吧!
多多爱吃贪吃,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吃货,但过家家的主题也不单单是吃。这不,他又开始探索角色扮演了。他最热衷的角色是警察和医生。
我想,警察这个角色应该是他从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获得的。近两天,他总是自称是警察叔叔,然后向我们说“我的钱呢?我要一毛钱哪!”我们便积极配合回应“警察叔叔好”,然后用手指往他的手心里点一下,他便会开心的跳起来。
最经典的一次警察叔叔角色扮演,应该是法治广场的那次劝哭了。有个小男孩因将石子扔进喷泉被妈妈批评,大哭不止。她的妈妈一遍拍打安慰,一边吓唬男孩说“不敢再哭了,一会儿警察叔叔来了”。
好么,多多一听到“警察叔叔”几个字,立刻来了精神。他扔掉滑板车,径直走到男孩旁边,一脸天真的自我介绍道“我是警察叔叔,我有迷彩服,我是警察叔叔”。你猜怎么样?孩子果然理解孩子!小男孩一脸泪水的停止了哭泣,眼睛直直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小警察。
我一脸尴尬地把他拉了回来,他断断续续的告诉我“妈妈,哭了,弟弟哭了,妈妈,我是警察叔叔,我是警察叔叔……”。汇报结束后,他还回头冲着男孩喊“我是警察叔叔”。我告诉他:弟弟不哭了,警察叔叔不用过去了。他哪里肯听我的劝说,只管一边重复着“我是警察叔叔”,一边努力挣脱我的双手。
哦!他真把自己当成警察叔叔了?好吧!我再次拉他回来,并告诉他:你是警察叔叔,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还有小朋友在哭没,好不好?这样,他才高兴地答应离开。我们遗憾的是,我们绕着广场转了一圈,再没碰到哭泣的小朋友。还好,转着转着,他的注意力就被一群骑滑板车的小孩吸引过去了。立刻,他便摇身一变,加入到滑板车的队伍里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