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第六章 【迁移 跃入求知的通途】
精进就必须要精读,每天一篇,与你一起共同成长。

迁移意味着创造和未来
科学家之所以会成为科学家,是一定具备用过观察和独特的思考方式的人。
迁移基本可用两个步骤完成:
1.先发现事物的内部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要素或结构;
2.将新的要素和结构置于新的背景中。
所谓先迁后移,如果你不能把某个要素从原来的地方“迁”出来,那么“移”到别处就无从谈起。
那么怎么“迁”呢?简单说,就是你要去想,有哪些元素是有普适性的。如果一个元素有普适性,它就可以“迁”出来。其实,人类的文明就是通过这样无数次“迁”的过程发展来的。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用自然之物去理解人类社会,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可见,古代的智者都是从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中去思考,举一反三,先迁后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怎么理解这句话?知识所及的只是已知,而当我们沿着某个方向触碰到知识的边界,边界之外就是未知,这时已知已经不够用了怎么办,于是我们需要想象力,去拓展这个边界。与此同时,除了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之外,还有一种边界,就是不同学科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边界,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操持着不同的语言。
迁移是实现纵跨多领域的学习。
作者通过梅兰芳的好友对他写的一封信中,举例告诉我们用无关的知识链接重新唤醒迁移来学习的能力。信得内容是这样的:
足下才十九岁,方在英年,诸事正应努力迈进之时。每演一戏,必要察该戏之情节,该人之身份。以表情论,某处应添何种神情,某处应添何种身段;既添之后,要审察其是否合理,是否美观,观客是否欢迎。比如近来某旦角演《醉酒》,有鼻嗅花香,及快跑急转之身段。按杨妃醉后偶嗅花香,亦颇在情理之中,但臀部高抬极不美观,此即为合理而不美观之身段;至快跑急转等身段,虽亦不难看,但以杨妃丰满身躯,且在醉后,何能有此剧烈之动作?此即为美观而不合理之身段。仅举一戏,余可类推。”
虽然我们不学表演,不懂戏剧,但是,表演是做动作,而我们每天生活中也在做动作,是不是有相通之处呢?每天举手投足,怎么展现体态和身段,需要注意些什么,似乎没有人教过我们,而齐如山提出的两个标准“合理”与“美观”,正好可以做借鉴参考。
特别是当我们在公共场合时,比如在地铁中,在咖啡厅,在商场,我们的举止本身就有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成分,也需要考虑“观客是否欢迎”,那么就不能做“不合理”的动作,也不能做“不美观”的动作。
所以齐如山说“仅举一戏,余可类推”中的“余”,可以理解成不仅指“其余之戏”,也指“其余之日常举止”,也未为不可。这么想过一通之后,就实现了从戏剧这个领域向日常生活的迁移、借鉴。
【练习1】
1.反复观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一段表演,从合理和美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判;
2.在一家餐厅用餐时,观察服务员的举止,从合理和美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判。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的东西可以说是不少的,毕竟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光是每天刷一下手机,都有很多信息可看,但是怎么把知道的东西转化为行动,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我们要了解“行”的本质是什么。
“行”的本质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操作,且这些操作不以掌握繁复的知识为前提。
一般来说,一个复杂的操作任务总能分解为一连串简单动作的序列,如果一个人眼前有一本“动作序列说明书”,哪怕他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他也能完成复杂操作。
设计一看就懂的行动序列~洗衣服举例
【洗衣服准备】

【洗衣服步骤】

【故障解决】

以上三个行动序列大家有什么想法?
是不是非常清晰,让人感觉可行,立马想尝试做做的感觉。
我想起了在我们公司,写操作文件的基本要诀就是“傻瓜”都能看懂才算是个标准的合格文件。
其实好的说明书也是一个写作范本。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明确自己的核心问题,提问是一个学习者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始为终,清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从不断提问中寻找资料和相关人物。从自己真切的感触中获得答案。
最后一个心智练习
【学会逛街】作者从自己在南京西路上逛街时偶遇【星巴克臻选·烘焙工作坊】和【精酿啤酒吧】来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在书上学,而是有很多种方式去探索和研究。比如逛街,同时还可以记录感悟笔记。

课后练习
1:下一次逛街或者旅游时,做几则笔记,寻找启发点,并想想怎样迁移到自己从事的领域中。
练习2:想想还有什么事是可以做笔记的,并实践之。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