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时候,在网上买的,显示是三本。因为不知道到底需要哪一本就都买了。
其中两本都已经读过了,今天读有于娟娟和李迪两位翻译的这个版本的时候,突然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能是每个翻译者的视角不一样,使用的语言不一样,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也可能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多了,到某一个节点突然就明白了。
原先读那两本的时候,文字讲到的那些字面意思我都能明白。但一是自己做不到,第二老是感觉,只是理解了表层,没有进入到内心。
今天又读这个版本,突然明白了几点:
1.作者说:非暴力沟通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关键问题上。
①我们的内在,鲜活的东西是什么?
②我们能做些什么使生活更美好?
这个说法让我感到非常新鲜,也开始跟着作者的文字,去思考自己内在的生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抛开以往奖罚的标准和好坏的标签,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哪些东西,让我们感到生活更美好?
2.感受。
作者说:我们产生各种感受的原因,并非来自他人的行为,而是出于我们的需要。
也就说,并非某些人的某些话或者某些行为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感受,而是我们本身有这种需要。
所以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需要。
“了解人们的需要时,需要就已经满足了一半。”一一阿德雷·史蒂文森。
对自己也是这样,当你清楚自己内心的需要时,你的这种需要都已经被满足了一部分。
3.请求和要求的区别。
请求和要求之间的区别体现在:请求在于他们看到了你的真实需要,他们看到了选择,他们做这件事是出于内心的积极能量的回应。而要求之下,人们做某件事儿是出于惯性,或者因为内疚、羞愧、职责、义务,或者害怕受到惩罚而去做。
4.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
我今天阅读的是第一部分。作者在每个章节中都设置的有练习,这些练习每一个都是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展开的。
当我跟着作者的步骤,去认真搜索相关的体验时,一是我更深的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几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也在自己所回顾的这件事上,看到了事情背后自己真实的需要。
尤其明白了:不是因为他们的说法和作事方式导致了我的这种感受,而是因为我有这方面的需要。他人的所言所行是产生感受的触发因素,而不是产生感受的原因。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觉得更容易选择原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