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04577/1420b1544b96497c.jpg)
所有人都爱听故事。讲述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或是偶戏,也可以直接讲给观众听。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听故事的情节吗?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听的?是坐着父母或祖父母的怀里,还是和好朋友一起听的?是在一切都安顿好之后,舒舒服服的裹着被子,躺在温暖的床上,听着故事,打着盹,慢慢进入梦乡,还是在悠闲的假日里听着故事打发时光?
听故事是一种美好的体验,然而现在有这种体验的孩子却并不多。听故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通过故事,我们可以创造氛围,传递情感,以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的方式来陶冶孩子的情操。故事是孩子的食粮,小时候缺少这种食粮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并且永远也无法弥补。
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听不到故事呢?说到底就是因为讲故事太花时间也太麻烦。那么我们成年人把时间都拿来干什么了呢?工作,工作,还是工作。我们必须挣钱养家。然而,在当今物质社会的需求和孩子的需要之间,我们要努力的达到一种平衡。
给孩子讲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讲故事的时候,你的双手可以自由地做各种手势——甚至可以摸摸鼻子!不过最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进行眼神交流,这意味着你能观察到孩子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先中断故事去解决孩子的问题,然后再继续讲故事。
相比之下,读书(读书是仅次于讲故事的第二种选择)的时候,你的双眼得看着书页,因此就无暇和听众建立亲密的关系。你既不能轻轻松松的抱着孩子,也无法做手势。不过孩子读书总好过让孩子自己听录音而爸爸妈妈各忙各的。首先孩子听录音时是没有肢体接触的。其次,讲故事的这个人,看不见摸不着,孩子没法打断这个声音进行提问。听录音的过程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孩子很容易走神。也许唯一说的过去的是驾驶旅行的路上放录音给孩子听。但真有必要每时每刻都有节目吗?如果确实有必要,何不试试把一路上看到的东西编成谜语给孩子猜?
接下来说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孩子也是独自一人,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别管节目多么精彩,里面出现的也都是陌生人,经常还伴有一闪而过的支离破碎的画面。电视里的人做的动作一般比较单调、僵硬和模式化,根据观察,经常看电视的孩子也有这些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都很被动,显然他们的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很不自然的状态。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看过达芙妮·杜穆里埃所演的《蝴蝶梦》后,再去找原著来读?在阅读原著的时候你无法把演员所演的角色从脑海中抹去。你的想象力受到了阻碍。如果先读书,情况则相反。在读原著的时候,你会想象出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的样子,之后再看去电影,你很有可能会失望。因为想象中的画面太有力量了。这从很小的一个方面说明了看电视对孩子的危害——所有的画面都已经在那里,孩子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如果一定要看电视,那么爸爸妈妈陪孩子一起看会好很多,这样看完之后还可以一起谈谈节目的内容。
笔记来自于《故事和你说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