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老师提出的“三重境界”,既与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呼应,又更上一层楼,对语文课有着清晰的目标与指引。
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把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
--夏洛特·丹尼尔森《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很多老师喜欢学习“模式”和“技巧”。干国祥告诉我们,对模式和技巧的盲目崇拜,是我们的教学走不到更远的根本原因。课堂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无模式可依。干老师设立的有效学习基础框架,有几点,我认为极富建设性:定向预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展开教学。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的连结点,还让我们明确应当带领学生去发现那些他们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当前语文课的预体有三种:一是简单机械的自学生字词,读熟课文。有的老师将此交给家长监督,签字画押作为保证。二是漫天撒网式的批注,为了理解课文,在文中写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三是搜集课文相关资料。显而易见,第一种定向过窄,不能引导学生“过脑”,易导致疲劳应付。第二种和第三种则缺乏指向性,理解上的肤浅或偏颇,都不利于课上研读的深入。“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水平上。因此,预习不应该是机械的,更不应该是随意的。
干国祥老师提出要定向预习,要尽可能针对所有教学目标。将预习作为锻炼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工作。因此,预习设计要求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这样,学生才能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有了自己的观点,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比如《自然之道》一课的预习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读后思考:课文是以谁的感情变化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用简洁的文字,从小海龟的角度重新叙述一下这个故事。课文中向导说的“自然之道”和题目中的“自然之道”是一个意思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小海龟,让它避免被海鸟掠杀。
这些预习题目不是课后题,也无法从教辅书上找到现成答案,必须认认真真地细读文本,从故事和现象中提取“启示”,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理解这个故事中“自然之道”的深刻含义。在课上换位思考:从游客视角转到小海龟,从海龟转到海鸟,从海鸟转到自然,进而从整体的高度领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经典朴素的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