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正蒙〉日记206。2021-1-29》
今天是庚子己丑丁丑,腊月十七,2021年1月29日星期五。
有德篇15【便僻,足恭;善柔,令色;便佞,巧言。】
这句典出两处:
一,《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于我的朋友有三类人:一类是心直口快、直来直去的人——友直,与这样的朋友交往,能闻己过。第二类是信实不欺、表里如一的人——友谅。谅,是信实的意思。与这样的朋友交往,能进于诚。第三类是博古通今,多闻广记的人——友多闻。与这样的朋友交往,能进于明。
三,孔子教导我们要避开有害的朋友,也是三类:一类是威仪习熟、修饰外在的表面上的形式礼节的人——便辟。便是习熟的意思,也就是说,礼貌礼节都很熟练,但内无真诚,他会避人所忌以求容媚,时时处处顺着你的意应付你,在他嘴里就听不到一句指正的话。与这样的人交往,不会有闻过之益。第二类是软熟柔媚、阿意奉承的人。工于媚悦者,机心必重,对你当面恭维背后毁谤——善柔。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再有长善之益。第三类是巧言口辩的人。他以辩倒对方为胜,将如切如磋的初衷丢弃,肆逞口辩之能——便佞。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再有多闻之益。
"便"字,是习熟的意思。"便辟"、"便佞",是指一个人熟练掌握了表面功夫,较少考虑应当的事情,专意习熟于应对。就是应付,看不到诚意。
二,典出《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即说你爱听的话。令色,即谄媚之色。足恭,《小戴礼·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足恭,是身体语言。屁颠儿屁颠儿的样子。
左丘明,鲁国人,复姓左丘,名明。有人说他就是《左传》作者。也有人说不是。
"匿怨而友其人",即心里本来怨恨那个人,却藏起来,假装与之交好。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诚心直道是为人的品格,最不可取的是谄媚奸险。
朱熹引用谢氏之语讲解说,这两样,人都应当引以为耻,"有甚于穿窬(yu二声)也",恶劣程度超过了"穿窬"——穿凿翻墙,不是偷东西就是偷人,对此,人们知耻而戒止,但是,对于"巧言、令色、足恭"与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方面,人们却往往以社会交际必要的需要为借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告诫我们:要引以为戒,因为这关系到立心。立心靠诚,靠正直。
船山讲解说:"无识者取友,取此而已",没有学识的人,择友往往以"让自己感到舒服和愉悦"作为标准。《学记》说"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第七年,看他是否能讲论学说大义,明白择友取人,这叫做小成(基本完成)。船山说,所以,并不是择友这件事本身的难度大,而是自身的学养不到家造成的。在择友这件事上,君子应当杜绝的是"易与",应当加强的是"胜己"——通过增厚学养的办法,克服本能意识的自己。一个人,如果不以自身学养"不逮"为耻,反责他人骄傲,这无异于自弃。
七年,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
《诗集传》朱熹著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诗广传》王夫之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