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告别
那天,搬家了,我放学的时候,父母已经搬家搬完了。
我放学之后,还是回到老院子,穿过长长的院子,推开房门走进屋子。
那一眼老灶台还在那里,只不过铁锅已经被拿走了,只剩下空空的灶台,就像一只大大的嘴巴。灶膛里边的灰还在。我好像听见了老灶台的那一声叹息。家里所有能搬走的东西,都搬到新房子里去了。可是灶台是搬不了的,如今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地在那里。回想起往日,这灶台是多么热闹的地方啊!
每天母亲都围着他转,一日三餐,总是在灶台上忙活着。我们兄妹几个也会在母亲做些好吃的时候,围在灶台边上,希求母亲早一点儿把好吃的东西送到我们的嘴边。
即使没有好吃的,我们几个小跟班,也会缠着母亲。等到我长大一些,就可以帮助母亲,洗洗菜,抱一颗大白菜,或者剥几瓣大蒜,也许是给母亲往灶膛里塞几把柴火。
母亲实在忙不开的时候,我也会给母亲打下手。听着母亲在那里当当地切菜,我就会把锅刷好,等着母亲的菜下锅。
老灶台好像诉说着往日的衷肠。沉浸在回忆的思绪里。
我走过厨房,进到里屋。
炕上的哪一张席子已经不见了,只剩下土坯炕上铺着的哪一层稻草。
柜子箱子都不见了,都搬进了新家。
地上扔着一些不需要的东西。这时,我在角落里,看见了一盏灯。一盏嘎斯灯。
这一盏嘎斯灯,勾起了我的思绪。
前几年,母亲还在学校里当老师。尽管那时候还不流行补课,更不是收取学费的那样给学生们上课。但是,每天的晚上,还是有几个学生来到我家。母亲就拿出数学课本给他们讲讲数学题。
那时候,经常停电家家户户都预备着一盏油灯。但是,油灯的光过于昏暗,于是母亲求人给我家制作了一盏嘎斯灯。然后,又去前街的老王家要来几块电石。每当学生们来的时候,母亲就点起嘎斯灯。嘎斯灯的光亮一下子就洒满屋子。它比油灯亮堂多了。那几个学生就围在我家的饭桌边,开始算起题来。
算起来,这一盏嘎斯灯也为孩子们的学习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只不过后来,家家户户的电灯不在停电,灯光也比嘎斯灯干净明亮。嘎斯灯用完之后,铁罐里剩下的东西,总会发出一股臭味儿。用了电灯就不会有味儿了。
看着这盏灯,我不禁想到了过去。而今,嘎斯灯也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我在老屋前前后后,转了几圈。才离去。告别了过去,走向了新的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