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打印完每月的对账单,顺便查个人账户余额,意外发现上月收到一笔"不菲"的稿费收入。恰好二姐前两天说耐克在搞活动,便电话约了二姐一起到耐克买鞋。
进店一看,活动力度果真很大。二姐说她年前买的一双599的鞋子,现在标价399,且在店内购买两件(论鞋子还是服装)再享受八折、三件七折的优惠。这样算下来,一双一模一样的599元的鞋子,仅仅因为款式不是新款,现在不到三百即可入手。便想着给儿子也买一双,这样一来,我们买三双,可享受七折优惠。心里欣欣然。
放学时间到后,二姐在店里等着,我到学校接儿子一起过来试鞋。
碰面后,听说去耐克买双鞋,儿子便一脸不开心,说:十分钟能搞定吗?我回答不知道。
一路无话,到得店内。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他根本无心挑选,随手一指说:"二姨手里拿的这双就行!"店员去找儿子的尺码,一会儿回来,告知没有41的码。让他重选,越发不开心和不耐烦了,当然更无心去选和试,我便和二姐一起找了一双让他试……从进店到又找到合适的鞋子,这个过程自然已经超过了十分钟,儿子竟然拿出元素周期表开始背,说我们耽搁了他的时间……是真的因为耽搁他的时间了?我无语。不想理他。
最后鞋子是买了,却以欣欣然开头,以不开心收尾。我的刚得了稿酬的好心情也一扫而光。
回去的路上,和我约法"三"章:以后能不能不到耐克买鞋,买普通牌子的就行,不想要名牌;每年有两双鞋足够,不要买多余的,需要了会和我说;讨厌名牌讨厌那个"勾勾"(耐克鞋标),越是有些人特别喜欢穿的我就越讨厌。
相较于现在不少孩子盲目追星,崇尚名牌非名牌不穿的行为,儿子可算一股清流。他说干嘛非得外表如何风光,外表普通,但强大内心,数理化厉害,有颗强大的大脑就 OK 了;他喜欢的"星"是小撒、水哥之流;他务实不务虚,还有较强的自律性……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但,讨厌名牌,以这次买鞋为例,又似乎有哪里不对!
晚上和老赵语音聊天,老赵从家庭经济条件、个人修养几个方面和他进行了探讨。看似有些听了进去,但我相信,其实内心仍然有症结在,并未完全打通。
但想想一个13岁的少年,有些纠结有些偏激也未尝不可。中庸不偏不倚的心态,需要岁月的沉淀和打磨。
想起《世说新语》里的一个故事:"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这个颇具魏晋风度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古人活得有多潇洒通达,没有什么条条框框能束缚他们。那我们今人,也不妨率真平易些,少些极左极右的束缚。
随着岁月的增长,相信儿子终会明白:
一双鞋子,无论是耐克阿迪,还是回力贵人鸟,都只是一双鞋子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