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了“我”死后七天的事情。从现实来到虚无缥缈的世界,死无葬身之地,在此过程中,回忆一生的经历和周围相关人物的命运。采用现实和虚构相结合的写法,折射出友情,爱情,亲情的可贵。
重点写“我”遇到了一些从人间来到”死地“的人,他们的故事深刻反应了社会某些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鼠妹和男友蜗居没有阳光的地下室,因男友以假的iphone骗她,她便想以轻生泄愤,没想到假戏真做,意外身死;而男友伍超为给女友买墓地而卖肾筹钱,却因手术不当,惨死地下室;二十七具被当作“医疗垃圾”处理的死婴被丢弃在河里,而举报人李月珍也在第二天不明原因死亡;商场里火灾真实死亡人数被政府官员掩盖,而在”死地“得以真相大白;一对夫妇在房屋强拆的巨响中死去……
“我”在火车上的厕所马桶上出生,掉到了铁轨上,被在铁道部门工作的父亲杨金彪捡到。21岁的杨金彪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本来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但是因为“我”的存在,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一辈子不结婚,和“我”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亲生父母找到了“我”,他又把“我”推给了亲生父母,因为他们能给“我”带来更好的前程。最终“我”又回来了,选择了照顾他,为了给他治病,“我”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演绎一场震撼人间的父子亲情。
真实的人间充满着疾苦和不平,喧闹和污垢,即使人死后,活着的人也会给死人穿不同价格的寿衣,买不同价格的墓地,有不同价格的骨灰盒,用不同价格的焚烧炉,这也是也许是人间最后一次不平等。
死后有墓地的人便进入了安息之地,没有墓地的人便进入了“死无葬身之地”。在安息之地没有牵挂,会尽早的投胎。在“死无葬身之地”,则是一片和谐,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彼此都是亲人,他们相互帮助,不分身份,不分贵贱。
余华老师的作品总是从最低底层的人描写起,塑造了一个个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最后被生活打败的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世界的确是如此,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余华用另一种视角看待现在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思考。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是都可能在用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个视角就像一个魔咒,根本不可能改变。且行且珍惜,珍惜身边遇到的人,包容他们,一生很短,值得用来回忆的事情本来就不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