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要应用同理心作出应对,也就是将孩子真正的情绪感受,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了解。因为情绪得到宣泄,身体也会自然得到放松。例如,孩子换牙齿,不敢讲话,怕别人会笑;或晚上怕黑,不敢起来上厕所。这些情况下,家长可以抱抱孩子,对他说:"我知道你担心被同学笑,因为牙齿掉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孩子安心之后,就愿意和父母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如果家长一开始先否定孩子的感受,"别人笑又不会怎样,就不愿意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讨论情绪感受是了解及控制情绪最直接的方法。三岁到九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认识情绪的关键时期。当孩子生气或难过时,父母不能转头不管,也不要惩罚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感觉并不可怕,任何感觉都是自然的,也都是可以处理的。可以利用回家路上,洗澡或睡前,与孩子一起聊聊当天的心情和情绪感受。父母也可以真诚分享自己的感受,教会孩子学会聆听别人的情绪。孩子如果在一个能够公开表达情感、讨论感受的家庭中成长,就会潜移默化培养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孩子如果在一个情感压抑、欠缺沟通的家庭长大,就可能成为"情绪上的哑巴"。一个可以清楚表达情绪的人,多半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情绪语言的。并且,多半都是在家庭从父母身上越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