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某一刹那》
真的,真的,只是刹那间的事。
人这一辈子又长又短,但当我们未能未卜先知时,一般会自愿将之视为无比漫长,好像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供挥霍,大堆大堆的事可以等到以后再努力。我们可以轻巧的给自己找到许多的借口,用来解释原因是懒惰的不完美。
譬如这样懒惰者中最典型的我——“没时间啊”、“会把脉就是最实在的啊”或者“太高深境界不够啊”都可以作为良好的挡箭牌,足够让我回绝掉去看理论性知识的一切理由。
但当电光石火般的一刹那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却突然发觉明白了一些东西。
上天安排莫测,所以人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钟。当满满一筐问候语发出之后,我才变得清醒一点——我已经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群里,手里捧着微微发烫的、陌生的学习内容。而屏幕的另一端,是同样微微发烫的,我本该分享的部分。
我第一次如此紧张的面对一次分享,果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感觉,因为面对的是太多的信任,沉甸甸的让人惊心。
可是人未被逼上绝路时,也永远不会沥血般成长。
结束的时候,其实我是真的哭了,也许那种泪水的名字叫回归。我像个跌跌撞撞的孩子,终于在没有路灯的雨夜摔进家门,虽然很痛,却很清醒。
我在我喜爱的治病中越来越后退,但却在我曾痛恨的理论枷锁里找到了光明。
是否做过这样一个思考呢?为什么s医学的脉诊神乎其神,在《s中医选集》里却只用短小的篇幅去书写,而大部分内容是难啃的理论知识?又为什么现在网络平台上开始拒绝治病,而是做文化传播?
其实理论知识不是没有用的,他只是很安静。他不习惯在形式上博得满堂喝彩。但只要了解他,握紧他,他便会与你紧紧相拥。而只有在你懂他的时候,这份温暖才会有你渴望的重量。
我们一直在呐喊着成长,企图用不断地“实践”——治病去攀登更雄伟的高峰。但正如国际工人运动还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一般,没有理论知识支撑的成长,能走多远,能走多久?理论性的东西很奇妙,他不会让你一下有如神助,但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人会有不同的领悟。拥有了,我们可以用时光去吃透;可放弃了,我们只能在时光中,没完没了的原地踏步。
真正的领悟,也许只需一刹那。

可刹那的觉醒,背后,是无数次坚守的矢志不渝。
学生:正果宝宝 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