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七十九)

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七十九)

作者: 刘东利2020 | 来源:发表于2022-06-18 10:21 被阅读0次

承接上一篇,作者也说:

如果一个生产者的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都是按着产量来支付费用,决定价格及产量一般而言会较为精确。

这带来的就是:

问题是交易(包括讯息)费用会增加。

这很容易理解,不展开了 —— 当然还有心理安稳的追求,比如保险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为自己的恐惧付费。回到主题:

选择以哪种合约安排来处理你的生产活动,交易或讯息费用是重要的考虑。

对应地,也可以说:

合约选择,经济学的分析困难永远是交易费用带来的麻烦。

交易费用,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也带来了很好的观察角度,然而:

说这是因为交易费用,那是因为交易费用,会容易地走进套套逻辑的框框去,即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所以,这里的难点在于:

- 将交易费用切的更细,颗粒度划分的更好

- 然后看到他们之间的组合、约束,以及

- 如何有机的组成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

- 理解什么样的技术冲击、政策变化等,会改变以上各个层面

这里:

处理不易,但可以处理 —— 这是卷四《制度的选择》的话题了。

按照作者的总结,所谓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

是合约的结构有变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配会跟着变。

要明白市场的运作,依照我提出的成本定律,重要的一步是问费用的支付是否按产量算。

然后就形成商业模式的理解、回答到底为什么能赢、如何能持续赢等问题了。

随后作者稍微歪了一下楼:

让我在这里向旁走一步,先谈另一个有关的话题。

那是转移算价(transfer pricing),很多大机构采用,尤其是西方的。

大陆一般翻译为转移定价,这里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时机构只有一个大老板,为什么还要这样算?

作者给出了三点答案:

其一是在年尾分红时,不同部门的贡献要看他们各自使用物资的支出,滥用的行为于是受到约束与监管。

这是投入产出核算的角度。

其二是不同部门各自算清楚,机构的运作增加了讯息,例如机构要增产或削减开支,不同部门要怎样调整有了依凭。

这是在核算清楚之后,绩效改进的角度。

最重要的可能是第三点: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决定,机构老板不能不接受,但这租值提供的讯息没有直接成本那样清晰明确。

清晰的成本有助生意决策,所以老板要以“转移算价”这操作来看看如果上头成本是直接成本他应该怎么办。

这样看,转移算价是假设的直接成本了。

具体的实施中,如果传感器不够、收集讯息很难,那么当然假设的成分居多,是逻辑驱动;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比如现在所谓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在提升收集讯息的能力,最终让直接成本更加透明、让商业模式更加透明,从而整体上运转更加高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约结构主宰成本定律(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七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ek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