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看见他人正在经历身体上的痛苦,或者心理上的困扰时,自己会难过。会去安慰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想要因此而能帮助他人缓解,并解决那些问题。
当然,我丝毫不怀疑这思考与行为的善意。
不过,对于这个状况,或许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
观点: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因为我们把它当成问题。
我们不仅自己创造了问题,还强化,加重它的程度。这样做,不仅影响到自己,让自己难过,还影响到他人,甚至第三方。
因为: 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我们自己”看“到的,认为的。我们把它当成问题,并且还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
而如果:以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待那些看到的“问题”,会产生类似的结果:问题被强化。
而且,我们无法告诉自己不要看见它们,如果我们已经看见。
所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们看见了“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看见“问题”? 因为我们自己选择能看到的,而不是滤过。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把看到的当成“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理由认为它们是“问题”。
为什么我们有那些理由认为它们是”问题“?因为脑中有个声音反复的告诉我们:因为...所以...
为什么脑中会存在那个喋喋不休的声音?过去接受的教育,经历,尤其是曾经伤痛的教训,要反复的提醒自己。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受伤,从而让自己更轻松,舒服。
那个声音说的”不对“吗?也对也不对。
对:如同父母对待孩子,它的唯一原则就是:为我们自己着想。出发点永远没错
不对:它只是事物的某个方面。
我们无法否认它的存在,也无需否认。
简单的否认它,其实是在强化它,类似物理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过,我们可以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更加清晰的看见它,认识它,感受它: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自己,或他人的身体上疼痛,是”可怜“的,是需要被安慰的,被帮助的。
为什么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去安慰,帮助他人。
为什么他人能因为我们的安慰与帮助而缓解痛苦与困扰。
为什么他人会欣然接受我们的安慰与帮助而不会生气,恼怒。
为什么我们会告诉自己,出发点是好的就很好了,即便结果不怎么样:如安慰与帮助没有能很好的解决对方的问题,甚至适得其反。
为什么我们会因为想到他人的状态,而感受到持续的焦虑,压力。
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做了点什么,就可以坦然入睡。
......
同时,再问问自己:
在看到这些现象:”身体上的痛苦,或者心理上的困扰”时,能否看到些其他的?
比如:自己或者他人面对这些状况时的态度,行为,一些“积极,主动”的方面?
这里想强调的,是留意这种模式的存在:选择性看见。
也就是说,当看到那些现象时,不仅仅留意到让自己,他人难过的方面,认识它们,还去留意别的,一些让自己,他人积极主动快乐幸福的方面。
以自己的一些经历为参考,留意到其他的方面,并在那有限的时间里,分一部分去感受它们,有可能让自己与他人的状态截然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