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六月底放暑假以来,每天除了晚上出去锻炼一个多小时,白天几乎不外出。入伏之后,连续的高温,让身体也变得懒惰起来。
每天的生活变得简单随意。可是,简单的日子需要用心去经营,如果太随意,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简单的日子就让人生起了懒惰之心,荒废了时间之后才突然惊觉,原来自己想要的简单却变成了苍白。
思想决定行为,有了一个念头之后,这个念头就会在头脑里扎根,就会影响自己的行动。念头若是积极的,就会让自己变得快乐;念头一旦是消极的,颓废的那么日子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成功的人具有成功的潜质,成功的潜质就是能够在独处的时候,完全的自律,这种自律不是强迫性的,不是靠意志来完成的,是靠一种良好有序的习惯,一种自律的习惯。
自律说好听的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说难听些就是没有好习惯,偏偏要通过意志力强迫自己按照好习惯的标准去做。这种强迫一旦成功就会养成好习惯,一旦失败,这种好习惯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习惯。
强扭的瓜不甜,在自己身上也是合适的。一种习惯非常好,但是自己却做不到,只能靠着自己内心那点可怜的意志力起作用,而那可怜的意志力去对抗身体本能的时候,意志力就成了滑稽的小丑。
决定在下午出去走走,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又会生出一些念头去否认,天气这么热,太阳这么毒,出去干什么?在家里躺着,空调屋里睡着,想看书看书,想写东西写东西,多舒服!非要出去干什么?
脑袋里像有两个小人在争吵。何去何从?闭上眼睛认真的看一看自己,问一问自己的心,内心忽然有了一丝莫名其妙的冲动:我要走出去。立刻,马上!
拿起一瓶水,带上手机,戴上太阳镜,心想,遮阳帽不戴了,带一把遮阳伞吧。还想,再带上防晒衣,再带上一个小坐垫,内心又响起一个声音,算了吧,你这是搬家呢,出门就立刻出门,磨蹭什么!
索性拿起背包,骑上电动车就出门了。有时候发现,自身的某些坏习惯,意识到了无数次,想改却很难。
就拿磨蹭这个词来说,好像他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无论做什么事,10分钟能完成的,我做的时候一定会超过10分钟。
以前每次出门的时候,被某人说了无数次,想出门就赶紧换上鞋子出门就行了,出个门非要带这拿那,磨磨蹭蹭,浪费时间。
对啊,无数次惊觉,大部分时间可能就浪费在了磨蹭两个字上。曾经看到过别人的时间规划,疑惑,别人的时间能够做到每分钟都有收获,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能够有效。
而我,即便去看个书也要磨蹭一会儿。磨蹭什么呢,比如说要泡上一杯茶,要把书卡在读书板上,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或坐着或躺着或者在卧室,或者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在客厅,不知不觉磨蹭了20分钟,有时候忽然发现,原来我这20分钟的时间什么也没干,就是浪费在了磨蹭上。
为什么?专注力不够?思维习惯性分散?极易被诱惑?定力不够?
习惯而已!
做事就做事,哪有那么多磨蹭。读书,拿起书就读。写字,坐下就去写。做饭,转身就去做饭。出门,开门立刻叫电梯。天天在路上,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习惯罢了。
回过头来看,这个习惯被我深恶痛绝,甚至拳打脚踢,咒骂了无数次,可是怎么就改不了。
某人则完全不同,说干什么立刻就能开始去干什么,而且从来不会因为要做什么准备而浪费时间。他要是洗澡,三四分钟就会结束。我嗤之以鼻,说你太节省水了。
心里总以为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慢工出好活。总是认为自己的慢是有道理的,因为认真呀,因为做事追求完美啊。就是这种想法让自己毫无时间观念的无限磨蹭和拖延。
以前,写一篇文字修改无数遍,还是觉得不满意。一篇文章甚至能花上十几个小时修改,这种思想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做事方式。
无底线的自以为是的追求完美,而且还不分轻重缓急,每一件事都认真到不可理喻。洗衣服,做饭,甚至拖地板都是要做到自认为的完美。
一个女同事说,晚上他洗脚,夏天有时候穿着塑料拖鞋,在洗脚盆里涮一涮就可以了。我表示完全不可接受。这种行为,想想就让我敬而远之。
可是某人却说,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好习惯。人家每天为什么那么有时间?只做重要事,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能忽略就忽略,无关的事不做或一带而过,省时省力。这就是人家生活的好习惯。
细想也是,毕竟,每天除了工作还会发生无数的事,吃喝玩乐,人情往来,可是,如果每件事情都较真,事事追求完美,世事平均用力,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每天忙做一团,时间不够用,就没有时间做重要的事情。
那位同事的生活习惯可以适当的拿来学习。她除了工作,外面还有生意,还照顾着两个孩子。许多时候,他的生活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忙又有闲。
重要的事情,比如挣钱,比如工作,比如教育孩子,她是绝不马虎的。次要的事情,比如洗衣拖地,比如夏天,她七八岁女儿脖子里经常一层灰,她的话就是,孩子能干就自己干,干啥样随便吧。
同事常说,她老公在外边工作,每次回家说的最多的话,指着卧室说,这叫啥?猪窝!指着客厅的沙发说,这里也马上变成猪窝了。男人便开始拖地收拾这个猪窝。
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把重要的事放到重要的时间去做,把重要的事细心耐心的做好,而生活中有些事完全可以适当的放下,适当的一带而过。
主次分明,张弛有度,这应该是值得学习的。
究原因,发现心里没有时间概念。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没有截止时间而已,比如说洗澡,毫无截止时间,9点开始洗到9:30或者10点,都是需要,根本没有考虑过时间问题。
无论做任何事,因为没有时间观念,所以总是无限的磨蹭拖延。
磨蹭,完全是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就是做事的态度不坚决,想法不专一。
比如说要读书,拿起书坐在书桌前开始读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磨蹭呢?磨蹭,就是自己有选择,就是自己在受一些念头的支配,脑袋里面不断的生出念头,不断的支配着自己,陷进了念头里。
许多时候,被诱惑有选择就是磨蹭的根源,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有任何选择,那么就没有了磨蹭的余地。
比如说,在简书发文这件事,刚开始那一段时间,早晨起来,有时候想在简书上发文,有时候想写一个章节的小说,想来想去,最后什么也没干,时间就在选择纠结中过去了。
因为有选择,所以让自己处在了磨蹭的状态。因为被诱惑,所以处在了分神的状态。如果生活能够做到有序,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其他的选项,是不是就可以立刻去开始。
比如说外出这件事,如果说出门的时候有一个目标,就是到什么地方去玩,那么就为了这个目标背起背包,拿起水就出门了,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呢。
以后一旦出现模棱两可的事情,一旦出现有待选择的选项,就要立刻下决定,让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走到街上,没想到太阳竟然这么毒。空气像火一样烤着皮肤,后背脖颈晒得有些疼。管他呢,反正自己是想出门,这些也影响不了我想出门的决心。
竟然对自己这种想法有些感动,如果放到以前,我可能会再回家去穿上防晒衣,戴上遮阳帽,可是今天就是一个想法,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的。所以激动的走在热气腾腾的马路上,一直向前,不回头。
天热,可是路上的人流并不少。各种车辆在红绿灯路口汇聚、散开,那速度,像太阳下的幽灵。
路过一个公园,高大浓密的垂柳树投下了浓浓的树荫,树荫下,许多老人坐在马路牙子上乘凉。微风吹拂,垂柳婀娜,老人们的高谈阔论,也随着微风吹到好远,消散在燥热的空气中。
几个身穿黄马甲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聚集在一个树荫下,看着手机说着什么。黄马甲后面写着“美团”字样。一看便知,这是几位外卖小哥。他们大概在谈论中午的收获。
我随便的停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想认真的观察一下夏天的外卖小哥的形象。可是,只看一眼,眼眶一酸,不敢再看,默默仰头闭了闭眼睛,闸住了将要涌出的泪水。
他们的肤色怎么去形容呢。不是红,不是黑,那是太阳留下的颜色。虽然他们戴着口罩,可是那脸还是被晒的通红。看他们裸露的腿和胳膊的皮肤,那颜色可以用焦糖色来形容。
那肤色,那本来该有的年轻活力的肤色哪儿去了呢?那仿佛晒焦了的颜色,是他们辛苦的证明。那一身在人群中截然不同的肤色,就是他们努力的见证。
仰头看了看天空中西斜的太阳,内心突然有些怨恨太阳了,如若不是因为太阳,他们的肤色何以变得这么焦虑?如果不是因为太阳,他们的脸堂何以会变得如此?
太阳委屈的撇了撇嘴,太阳并没有错呀,他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他要让大地充满生机,他要让禾苗快速生长,他要给予人间热情,他要给予世界美好。
都没有错,每个人在自己的天地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用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也不用可怜别人的辛苦劳累,接纳所有的存在,每一个存在都是一个生命的呈现,每一个生命的呈现都是令人敬佩的。
为外卖小哥祈祷,愿他们能够在奔跑的路上,用自己的汗水迎来内心幸福的生活。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如果太阳因此而变得失去本性,那一切都将失去应有的秩序。
世界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美好也有丑陋,不抱怨任何一个存在。为每一个真实的存在祈祷永恒的美好。
清洁工人在挥舞着扫把,背着书包的孩童仍然行走在求真求善的路上,红绿灯仍然在炙热的烈日下坚守岗位,这个世界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拯救不了谁,除非自救。
走进湿地公园,一股凉气迎面扑来,甚感舒爽。
心里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动,张开手臂,拥抱绿树,巨石,飞鸟。内在有一个声音在说:走出来了,真好。
心往哪里想,脚步就往哪里走,完全随着自己的心意而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回家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多了。老公做好了饭。
儿子问:你到哪里去了?
我说:去放飞自我了。
儿子笑问:那你飞到哪里去了?
我笑说:飞到森林公园去了。
儿子说:以后想放飞就飞吧,想飞到哪里你就飞到哪里,只要记得回家的路就行。
老公笑说,别飞太远。明天我陪你一起飞。
哈哈哈……一阵开怀大笑。
生活繁杂,适当的时候,随心所欲做自己,完全放飞一下自我,自己就会感动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