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讲,都市已经成了喧嚣的代名词。久居都市,对喧嚣的感受尤为深刻,喧嚣剥蚀着都市人,都市人想方设法地逃离喧嚣。换一种说法,就是大自然在召唤都市人,都市人渴望着呼吸田野树木的气息。

就在都市人纷纷奔向郊野的时候,无意中我却闯进了都市腹地一个透着乡野浓郁气息的乐园,那就是昆明人熟知的昙华寺。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到过昙华寺许多次,对那里的一景一物可谓熟之又熟,而令我激动和兴奋的则是那里的草坪文化园。

草坪文化园位于昙华寺瑞应山麓,整个草坪分散在瑞应塔前的一个缓坡上,纵横交错的石径把草坪分割成农田式的板块。说是文化园有一点夸张,倒是草坪的乡野气息很浓。沿石径小道往瑞应塔方向走,两旁是剪得齐整的毛叶丁香和小叶女贞树,一望就是人工栽培的,透着一种娇嫩和柔弱,但造型各异,望之令人赏心悦目,且那绿诱惑着你,想上前摸上一把。

越过人工气息很浓的这些树木,就是草坪。都市人习惯的草坪,是那公园里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地,常年都是一个色调。这里的草坪,则跟野生的无异,许是早春的气息不浓,草坪一片枯黄,且草茎被游人踏得支离破碎,东一撮西一撮的攒在一起,使人不禁感到冬的萧瑟。然而,细心地观察,就在这一撮撮枯草下,一点点的绿色正顽强地破土而出,虽是零零星星的,让人感到的是生命的蠕动和春的脚步。草坪上,分散种植着一棵棵的海棠和玉兰树,海棠似乎还在沉睡,玉兰则已绽放报春。细看玉兰的花型,有含苞欲放的,尖露白色,腰系紫带,酣睡如幼婴;有迎风绽放的,花辩颤抖,洁白如玉,姿态迷人。独立玉兰树下,心境澄碧,欲仙欲醉。

瑞应塔前,有一池水,池子尚没有一个篮球场大,但垂钓的人却是很多。池子显然是人刻意挖的,池边栽的柳树显得很是单弱。

瑞应塔是建于一九九六年的现代建筑,塔身为水泥结构,但外形和构造却与传统的寺院佛塔相似,大概是做旧过了。登临塔的顶楼,可鸟瞰昆明全景和滇池龙门,遗憾的是尘雾太大,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扼叹之余,弃楼而下,步入草坪边,寻个人少之地,在那石凳子上坐下,静静的,美美地享受着阳光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