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关于孔乙己的长衫讨论很多,对标的是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三千元一个月的民工不好找,三千元一个月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一些最简单的工作也要求学历大学本科以上,考公务员更要挤破头。父母省吃俭用加上自己苦读十六年供出来一纸文凭轻如鸿毛。
这些莘莘学子是国内的正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到了大学阶段,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意愿和学校的认可攻读某个专业,基本确定这个学生日后工作的大致方向。国家对大学的巨大财政支出,也是培养大学生的成长付出的代价。他可以从底层做起也可以跨学科进修,无论如何,大学毕业生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应该是有些特长的。
搞不懂的是,为什么他们突然就变成一地鸡毛了哪?2019年入学的大学生,半年后就开始和疫情共存,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老师同学素未谋面,特别是2022年,寝室就是教室,但既然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说明国家对他们的大学学习能力是认可的。
有些名人自以为是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这些学生指手画脚,董某珠女士,说,大学生去拧螺丝为什么不可以。我想说的是,学生物专业的大学生拧螺丝肯定没有南翔技校生拧的好。这就好比戴眼镜的数学家陈景润打枪肯定没有一个士兵打的准一个道理。因为术业有专攻!最近,有媒体在宣传大学生回家种地的事迹,本人以为,如果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应该是属于专业对口,如果是学其他高精尖学科的算不算人才浪费。又看到一个信息,毕业于211院校的95后女大学生收垃圾月入过万,这应该是“走别人的路,让流浪汉无路可走”。如果用五分之一人生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以随便弃之不用,是不是极大的浪费。
不要去纠结穿的是什么衣服,长衫和短打都是职业和场合需要,就像法官开庭穿法袍是为了体现法律的尊严。关键是,中国当下,“人”是不是能尽其“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