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肯定会越来越难。
为什么呢?招聘其实就是做中介,左手握着企业需求,右手握着人力市场,一个是数量,一个是匹配。左右手差不多的时候,只做匹配会好很多,无非你不合适了,换一个。但现在的问题是,左手100个小伙子要娶亲,右手只有70个姑娘在适龄。就算你跑前跑后的安排相亲介绍,首先人就不够啊,更别说那些口味日益挑剔的青年男女了。这就是招聘的现状。
第一个,从宏观的说,供给端人口红利消失,没人干活了。(PS:说“供给端”“人口红利”感觉是经济学砖家们有木有,终于有机会用了一次,感觉逼格很高有木有?)第二个,从结构上来说,牛人特别稀缺,一大众活儿好的牛人都创业去了,净剩一些大学生,需求和供给不太对称。第三,流动性上比较差,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不敢辞工作,还有就是现在的合伙人制度啊股票啊分红啊,这些牛人被锁定了,流动成本很高,招聘好做得靠流水啊,人都不愿意流动了,自然就没流水了。第四个,需求方简直是抢人白热化,以前拼福利现在拼速度,很多大型公司的高管,比如BAT也互相流动,无形中造成一种没有永远的团队只有永远的利益,人才荒的局面。
招聘营销时代很早之前已经到来。
很多人把不同事情加以组合,最后得到新的东西,打开新的局面。如果总是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角度有很多事情似乎进入一个死结,比方说,招聘也谈了很多年,谈来谈去就那么多东西,可是招聘和营销加在一起,就立马就能出现新的解读,思路会大大的打开。
比如说雇主品牌,当加入营销的思维的时候,什么样的企业或者产品需要做品牌,是那些依靠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是那些产品极致的业务,但是如果只是价格上比较有优势的话,那就根本不适合做品牌,只需要大量的铺渠道就可以了。在现在的人才市场上,工作变成了产品,人才变成了用户,企业变成了购买方。 同理,那些颇具吸引力的工作本身,还有提供人才整体发展平台的企业适合做好雇主品牌,而那些土豪有钱的工作,只需要把精力花在渠道和运营上,就好了。
还是栗子比较生动。
举个例子。
比如说,企业给的薪水是比较丰厚的,高于市场水平的,那就通过建立优秀的渠道,精细的运营去完成招聘。什么是优秀的渠道,招聘的渠道有很多种,自营,外部平台,外包,总体来说,就这么三种。自营,包括了自身网站,候选人群,企业内推等,HR不借助外力直接对接候选人;外部平台,既包括了智联前程无忧等传统招聘平台,又包括了很多新兴的比如拉钩内推等;外包,就是把招聘这块儿工作推出去,找一个承包商做了,HR把控好关键点就好了,提供外包的有很多HR服务商,典型的比如像猎头,也可以找私人承包或者众包,性价比高。那这些所有的渠道中,HR需要筛选出最适合的,可能自营+外包,可能自营+外部平台。不过这其中外包或者外部平台都有N个选项,每个供应商水平也不一定高,而且HR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可能是自营+外包供应商A、B,也可能是自营+外包供应商B、C、D
这样一拆分,招聘就从一个管理行为转向一个市场行为。所以我一直觉得做招聘做的好的,都是在做销售。那些有市场思维或者销售思维的HR,总是能在相同条件下招到更多更好的人。而且这样一种思维的切换,让HR、招聘,这些略有些高高在上或者说总是隐藏在企业内部的,马上显化了,毕竟人们对于买卖东西比招聘匹配要更好理解的多。
我原来一直有一个观点是:初创企业千万不要招聘HR,因为人力资源这坨东西容易把人绕晕,很多在职的HR没能力去内化这些东西,就会把这些拿出来忽悠老板(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老板不懂这些啊,而且老板们通常都特别爱学习,想把这个搞明白,所以就努力啊,结果就钻细节里边儿出不来了,细节就是个黑洞,所以,各位老板们,如果有人跟你说的东西听不懂,那只能说明要么这个东西咱不需要,要么这个人水平太低,不能用大白话把事儿说清楚,只能玩弄些专业术语。
今天的石头搬完了。就写到这儿吧!明天继续。
关于我:信息安全行业出身的招聘HR,专职少妇,弄娃两年,目前做的事,是把这么多年的积累一一整理出来。
网友评论